第二十五章(第2/6页)

浙江西部的万川,就在四省通征的行州。一入行州城,蕉风在江南的大雪之中惊奇地发现了那么多扛着木头和竹子的男人女人一路哼暗地小跑着,成千上万的劳工和堆积如山的材料都顶着白雪。人夜,工地灯火通明,杭汉告诉她,这里正在建造飞机场呢,需要三百六十万根木头和九十万根竹子呢。这些木头,北边来自于临安、淳安、建德、桐庐;东边来自武义、永康和给云;南边的来自遂昌、松阳,至于附近的县区,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万J;哟竹子吗?”蕉风问。

“肯定有。万川离这里已经不算远了,我们得走路去那里。走得动吗?”杭汉问。

蕉风却若有所思地问:“干嘛要在这里建飞机场呢?难道这里也要打仗吗?”

杭汉告诉她,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了,美国已经正式参战,法西斯的日子不长了。美国方面准备派飞机来中国作战,而我们浙江的行州,就是轰炸日本本岛的最好空军基地,这个飞机场,要半年之内建起来呢。

“那么说,这里还是要打仗的了。”蕉风叹了口气说,“到时候,我们的茶叶怎么办呢?”

杭汉吃惊地看着她,说:“你也记挂茶?”

“不是爸爸交待了你的吗,让我跟着你学茶。”蕉风说,“爸爸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那么我呢,我叫你干什么,你干不干呢?”

“你叫我干什么,我也干什么。”蕉风断然地说。

“为什么?”杭汉看着这小丫头眼睫毛上沾的雪花,他老想用手去帮她抚掉,但觉得这样不太好,就把手握了起来。

“你们不是都姓杭吗?”蕉风反问杭汉。杭汉笑了,还是忍不住抹了一把小丫头的眼睛。这姑娘和杭家的那些人精儿不一样,她那一双大眼睛木乎乎的,她说的话也是傻乎乎的,人也长得胖乎乎的,她是一个热带雨林里成长起来的憨憨的小姑娘,杭汉很喜欢她。

1942年一二月间,当中国浙江西部的行州城几十万民工正在挑灯夜战建造飞机场,而杭汉带着他的新妹妹蕉风正徒步走向万川的东南茶叶改良总场之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空军却正在制定一个绝密的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的计划。一支由杜利特尔中校为队长的轰炸机队每日都在进行着秘密的训练。经过反复研究,美军决定利用航空母舰,开到距离日本海岸较近但又不在日本雷达哨艇之内的海域,然后飞机再从航空母舰上出动,轰炸东京等大城市。任务一旦完成,就立刻飞到伤州机场降落。

1942年4月2日,在珍珠港事件一百多天之后,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机组人员和16架BK-25型轰炸机从旧金山启程,18日清晨,大黄蜂号已经在距离东京约650多英里的海面上了。8时左右飞机起飞,4小时之后到达日本,对东京、名古屋、神户等大城市进行轰炸,而后照计划返回中国行州机场。

不料由于气候恶劣,机场刚建成,缺乏导航仪器,飞机油尽,只得弃机迫降。那天黄昏,暮色苍茫之际,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黄绍兹正在临海巡视,突然听到了空袭警报声,很快他就接到报告,说在浙西上空和临海三门沿海各地,都有一些飞机在乱飞。是夜,黄又接到报告,原来是盟军的飞行员在三门、遂安和天目山区一带跳伞,大部分都被浙江军民救送到了后方。

第二天,4月19日清晨,天目山又从春天中醒来了。我们那已经久违的十五岁的少年忘忧,穿着一件和尚的皂衣,正在寺庙内的院子里扫地。一年前,日机轰炸禅源寺,无果师父在那场劫难中丧生。忘忧穿上了师父留下的僧衣,重新回到了东天目山深处。这个破败的佛门小院,从此就由忘忧来支撑了。他在山门后面种了一片番薯地,前面开了一片玉米地,房前屋后的,点了一些豆种。春天,他照着无果师父的手势采来山茶,自制自烘,收齐了,偶尔也拿到集市上去卖。东西天目山,虽也时有敌人骚扰,总的来说还是要比平原上安全。忘忧带着越儿逃过几次难,还好,寺院太破败了,敌人也懒得点火去烧它,只是敲破了一大叠无果活着时和孩子们一起烧制的黑陶天目盏。

越儿逃难回来,看见一院子的盏片,就心疼地坐在地上哇哇地直哭。原来这两个孩子自从人了山,就分别有了自己的爱好。忘忧大一些,又是一个洋白人,眼睛见不得日头和火,除了在地里干活,就常常到森林里去。在天目山丛林中无数绿叶的遮蔽下,他能够享受到漫射的阳光。渐渐的,他爱上了森林,离开这湿润的绿色,他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一来到那株白茶树下,他就会感到神奇的妥帖。越儿年纪小,喜欢玩泥巴,正好寺庙后面有一口破窑,烧着黑釉瓷碗。无果师父活着的时候总是说他有一天会死,这些瓷碗,等着把日本人赶走了,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就算是他活着的时候为他们留下的遗物。越儿在旁边,就取了那泥巴来做,小人小鸟小动物什么的。他也做碗,大大小小的碟子,甚至还做过一把七歪八倒的茶壶,统统拿到窑中烧了,出来的东西竟然使他大为兴奋,宝贝一样地放在他的破床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