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魅影157(第23/28页)
从这里继续往前走相对比较容易,这反倒让我有些不习惯了。一路上被种种障碍压抑着的所有疯狂渴望,至此转化为一种狂躁的速度,使我沿着拱门后面那段记忆犹新的低矮过道全速行进。对眼前所看到的熟悉景象,我已经不再感到诧异了。所到之处,刻有象形文字的巨大金属柜门诡异地若隐若现:有的保持着原样,有的已经打开,有的则在昔日地质挤压(但还不足强烈到把整个庞大建筑夷为平地)下业已扭曲变形。在张着大口的空架子下面,时不时会看到一堆堆布满灰尘的东西,似乎表明这些箱子是在地球轻微晃动时从架子上掉下来的。在偶尔看到的柱子上,是醒目的符号和字母,标注了文献的详细分类。
有一次,我驻足在一个打开的架子前,看到熟悉的金属盒子仍原封未动,周围到处都是沙尘。我走上前去,用力拉出其中一口较薄的盒子,放在地上仔细查看。盒子上虽然也有常见的那种曲线象形文字,但字母的排列方式似乎有些异样。我对盒子上古怪的钩状锁件,已经非常熟悉,所以轻而易举地打开尚未生锈而且还能打开的盖子,取出里面的书。如我所料,里面的书,长20英寸,宽15英寸,厚2英寸,薄薄的金属封面是从书的顶部打开的。虽然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但书中粗糙的纤维纸页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于是,我凭着挥之不去的记忆,着手研究书里面着色奇特、用毛笔书写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既不像经常见到的曲线象形文字,也不像人类已知的任何字母文字。这时,我突然想起,这好像是我在梦中认识的一位被占领心灵使用的语言。这位心灵是从一颗较大的小行星上掳来的,在那颗小行星上,还有许多古老生命和原始星球的传说,但这些生命和传说,对整个典藏而言,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与此同时,我又回想起,这一层典藏库应该是专门存放地球外行星的历史典籍的。
我中断聚精会神浏览匪夷所思的档案之后,才发现手电光已经开始变暗,于是,我赶忙换上随身携带的备用电池。然后,我借着重新明亮起来的手电光,又开始疯狂奔跑,穿过纵横交错、永无尽头的过道和走廊——期间时不时还能认出某个眼熟的架子。在这个巨大的地下墓穴里,我的脚步声发出了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回声,搞得我有些心烦意乱。一看到在我身后数百万年来无人涉足的尘土上留下了我的脚印,我就不寒而栗。假如我那些疯狂的梦境真的具有真实性,那可以肯定,此前从来没有人类踏上过这些古老的道路。至于我疯狂奔跑的目的是什么,我根本就不知道。但有一股邪恶的力量,一直在拉扯着我惶惑的意志和埋藏在心中的记忆,让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并不是在漫无目的地跑。
我跑到一个向下的坡道,然后沿着坡道朝更深处跑。就在我往下奔跑的过程中,我看到楼层一层又一层地在眼前闪过,但我并没有停下来一探究竟。我惶惑的脑海里,开始打起了某种节奏,这种节奏让我的右手不约而同地抽搐起来。我想打开某种东西,而且觉得自己已经熟悉打开那种东西所需要的烦琐扭转和按压,就好比装有密码锁的现代保险柜。究竟是不是在做梦,我过去知道,现在也心知肚明。梦——间或是潜意识里已经接受的零零碎碎的传说——怎么能告诉我如此详细、如此错综、如此复杂的细节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此时怎么也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思路。整个经历——一系列未知的废墟是那么熟悉,我面前的一切与之前只在我梦中和传说中出现的景象是那么一致——难道不是一场不可理喻的恐怖吗?我根本就是不清醒的,整个被埋葬的城市只不过是疯狂的幻想而已。这很可能就是我当时大体的想法——此时此刻,我虽然清醒,但仍持同样的想法。
最后,我来到最下面的一层,然后贴着坡道的右边向前走。但不知为什么,我放轻了脚步,就算因此放慢速度也没关系。在地下最深处的这一层,有一个我不敢穿越的空间。就在我渐渐走近时,我才回想起那里让我害怕的是什么。那只不过是用金属条紧固、戒备森严的一扇活板天窗。现在已经没有卫兵把守了,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浑身颤抖着踮起脚尖,穿过那间漆黑的玄武岩地下室,因为那里也有一扇同样的活板天窗在张着血盆大口。此时此刻,我跟以前一样,感受到了一股冷飕飕的潮气,同时,心里嘀咕着真该走坡道的另一边。至于为什么选择走右边,我真的不知道。
我来到最深处的这一层之后,发现活板天窗洞门大开。再往前,便又是存放文献的书架,我扫了一眼地板,看到一个书架前有一堆盒子,上面蒙着薄薄的一层尘土,表明盒子掉下来的时间并不长。就在这时,我突然又感到一阵惊恐,但一时间却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地板上有盒子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因为,历经漫长的岁月之后,地壳的变化已经让这座暗无天日的迷宫扭曲变形,而且各种物品时不时翻倒崩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还会产生回声。只有在快要走过这个地方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抖得这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