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第3/3页)

像《恐怖之墓》这种扩展包,又被玩家叫作“模组”。增刊附带的小册子里绘有模组所需的全部地图和地下城每个房间的细节。这是个被大批不死生物占据的地下城。玩家可以在主持人 的指引、描述和鼓励下进行探险之旅。

在学习了更多这些早期角色扮演游戏的规则后,我发现这些《龙与地下城》的模组就是现在《绿洲》里任务的原型。而《龙与地下城》的角色也正如我在《绿洲》里的角色。就某些角度而言,这些早期的角色扮演游戏就是一个虚拟现实的模拟系统,只是诞生在电脑游戏盛行之前。在那些日子里,如果你想要远离现世,去异世界过另一段生活或者冒险,你就得用上自己的大脑、纸笔、骰子,还有几本模组书。了解到这点的瞬间,我对这场比赛和哈利迪的看法一下都改变了。从那时起,我开始把这场搜寻看成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龙与地下城》模组故事。而哈利迪明显就是那个主持人或者地下城主,虽然他现在只能在坟墓里操控这场游戏了。在一个颇有些年头的网盘里,我找到了这本有着六十七年历史的《恐怖之墓》。在研究它的时候,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绿洲的某处,哈利迪重建了“恐怖之墓”,并把黄铜钥匙藏在了里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研究了这个模组并记下了所有的地图和房间,希望有一天能找出它的位置。不过这就是问题所在:诗里并没有给出哈利迪把它藏在哪里的具体信息。唯一的线索似乎就是“你仍需学习更多知识。”

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里重复着这些句子,直到沮丧得想大声嚎叫。学习更多。没错,好吧,很好,可是,我得学习更多什么?

《绿洲》里有上千个世界,而哈利迪可能在其中任意一处重建“恐怖之墓”。就算我有这个精力,逐个搜索它们也会耗掉我一辈子的时间。

二号分区里有个叫吉盖克斯的星球,似乎最值得搜索。因为它的代码由哈利迪亲自编写,并用加里·吉盖克斯的姓氏为之命名。吉盖克斯是《龙与地下城》之父,《恐怖之墓》模组也出于他的手笔。按照猎手百科(那相当于猎手的维基)的说法,整个吉盖克斯星上满是复刻的《龙与地下城》模组,不过恐怖之墓并不在上面,其他主题类似的星球上也无处可寻。猎手已经翻遍了这些星球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真有那座坟墓,那它早该被人发现了。

所以它一定藏在别的地方。虽然毫无把握,但我告诉自己,只要不停地研究,坟墓的线索迟早会出现在我眼前。哈利迪诗里最后几行说的应该就是这个。

如果别的猎手对这六行诗也分析到了这一步,那么迄今为止他们都保守着秘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猎手网站上看到过有关恐怖之墓的消息,当然,这搞不好是因为我关于《龙与地下城》模组的理论本身就大错特错。

所以我还是继续看、读、听、学,为有朝一日能找到黄铜钥匙而努力。

而当这一刻真的到来之时,我正坐在拉丁文课堂里做白日梦。

  1. 这些作者的部分代表作: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库尔特·冯内古特,《第五号屠宰场》。理查德·摩根,《副本》。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奥森·斯科特·卡特,《安德的游戏》。特里·普拉切特,《碟形世界》。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乔·霍尔德曼,《永远的战争》。罗伯特·海因莱因,《异乡异客》。托尔金,《指环王》。杰克·万斯,《濒死的地球》。威廉·吉布森,《神经浪游者》。尼尔·盖曼,《美国众神》。布鲁斯·斯特林,《差分机》。迈克尔·莫考克,《瞧,这个人》。约翰·斯卡尔齐,《垂暮之战》。罗杰·泽拉兹尼,《光明王》。

  2. 特瑞·吉列姆,代表作《十二猴子》和《巨蟒与圣杯》(又名《蒙提·派森和圣杯》)。

  3. 均为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

  4. 《辛普森一家》故事发生地。

  5. 《魔法龙帕夫》中的著名台词。

  6. 均为摇滚乐队名。

  7. 双关语。既是《龙与地下城》游戏规则中用来描迷人物拥有一双灵巧双手的技能术语,又形容故事主角打游戏操作手柄和键盘如鱼得水。

  8. 美国老牌智力问答节目。

  9. 又叫地下城主,实际作用就是扮演包括怪物在内的非玩家角色,引导故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