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十九章(第2/4页)

计划拟定好了,一切只等实施了。工兵们一转眼就变成了制砖工人,砖头烧好了以后就被搬运到了“花岗石宫”的下边。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直从狭长的甬道进入石洞的。为此他们得爬上眺望岗,从河岸绕过来,然后在甬道里走200英尺,当然如果想回到高地上,就要往回走同样的距离。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非常吃力。因此赛勒斯·史密斯决定立刻就开始制造结实耐用的软梯。以后只要收起梯子,就没有其他办法进入“花岗石宫”了。

软梯必须得做得非常讲究,经得起长期使用。他们先用一种爬藤植物的柔韧纤维做成和粗索差不多结实的梯帮,再用红杉的树枝做成轻巧而又结实的横档。绳梯专家潘克洛夫亲自制造了这一套设备。

另外他们找来了植物纤维,编制了一些绳子,拴了一个辘轳到门上,装置出了一架和起重机非常类似的工具。这样把砖头运输到“花岗石宫”里就会丝毫不费力气。既然可以这么方便地运送材料,那么也就可以马上开始内部的装修工作。他们手里的石灰很多,还存储了几千块砖头,这些东西都是随时可以使用的。隔壁的初坯马上就砌起来了,起初看起来还非常简陋,可是没过多久,石洞就被完全按照他们计划的那样隔成了房间和仓库。

工程师拿着锤子和刮刀亲自带头干活,使得各项工作都迅速进行着。他以身作则,为聪明而又热情的伙伴们树立了非常良好的榜样。他们干活的时候非常愉快,对每一项工作都满怀信心。老爱说笑话的潘克洛夫,在木工、绳索工和泥水工的多重身份之间转换,总是把欢笑带给这个小小的世界。他把工程师看成一个万能博士,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他难倒。在他看来,只要有赛勒斯·史密斯在这里,什么衣服和鞋子、冬季室内的照明、利用岛上的肥沃土地和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植物等等问题都是能够迎刃而解的,根本不用担心。他甚至还在想着要开几条运河,方便运输岛上丰富的物产;充分开掘矿藏,再制造一些工业生产所需的机器;他还梦想着要铺设铁路。是的,铁路!在潘克洛夫心里,林肯岛上必定有一天会有很多的铁路线,它们会稠密得如同蜘蛛网。

对于潘克洛夫的自言自语,工程师一直在微笑倾听,对于日后他们将会面对的困难绝口不提,他怕会让这位勇士觉得扫兴,他深深知道信心是带有感染性的。而事实上,他们有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他人的援助,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太平洋地区是在航线以外的。林肯岛跟任何一个岛屿的距离都非常遥远,以岛上的条件来看他们是不可能制造出很好的船的,而驾驶着小船到汪洋大海里去无异于用生命去赌博,所以居民们根本无所依存,只能靠自己的双手。

“可不管如何,”正如水手所说的那样,“鲁宾逊得到一切的过程像奇迹似的,可是现在的我们却占了鲁宾逊的上风。”

他们其实都是精力旺盛的人,在一个必然能让懒汉死亡的地方,他们完全可以取得成功。

在这一段工作里表现最突出的是赫伯特。他既聪明活泼又学得快、干得好,赛勒斯·史密斯对这个少年越来越喜欢了。赫伯特对工程师也怀着一种热情而崇敬的爱。他们的彼此亲近潘克洛夫是看在眼里的,他丝毫不会感到妒忌。纳布还是一如往常:勇敢、热诚、忠心、无私。他和潘克洛夫一样,崇拜着自己的主人,可是表现得很平静,并不热烈。每当潘克洛夫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时候,他总是带着一种好像在说“这有什么好稀奇的”的表情。潘克洛夫和纳布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用很长时间他们就开始用“你”来称呼对方了。

吉丁·史佩莱也辛勤地分担着他们共同的事业,他干得并不比伙伴们差,而且非常熟练,这总是让水手感到非常诧异。想不到这个按说只会分析问题的“新闻记者”做起活来也这么能干。

在5月28日这天他们终于装妥了软梯。至少有一百档梯阶搭在了80英尺的垂直高度上。而且更为幸运的是在距离地面40英尺的峭壁上有一个地方正好凸出,史密斯正好利用这里分出了两截软梯。他们用鹤嘴锄把凸出的部分做成了一座平台,在这里把第一段梯子系下去,这样就能减少摇晃程度的一半,而且用一根绳子就可以把软梯吊到“花岗石宫”的上面。在平台上固定好第二段梯子的下端,它的上端则被系到“花岗石宫”的门口。这样一来,要上去就变得容易多了。赛勒斯·史密斯还准备再安设一个水力机械的装置,这样“花岗石宫”里的居民们就不用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