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塔(第2/12页)

拉车汉们哄堂大笑。“咱们骗不了这个人。”路加图姆高兴地说。他转向希拉鲁姆,“这么说,庆祝活动一结束,你们就开始登塔?”

希拉鲁姆从碗里喝了口啤酒。“是的。我听说有一批打从西边来的矿工和我们一起上路,可我还没见到他们。你知道那些人吗?”

“知道,他们来的那个地方叫埃及。但他们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是采矿的,他们是采石的。”

“我们在以拦也干过采石的活儿。”南尼满嘴猪肉,呜呜噜噜地说。

“跟他们干的没法比。他们能凿花岗岩。”

“花岗岩?”以拦人采的是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可对付不了。“你说真的?”

“去过埃及的商人说,那边有石头砌的金字塔和神殿。石灰石、花岗石,全是大块大块的石料。他们还用花岗石凿出了许多巨大的雕像。”

“可花岗岩加工起来是多么困难啊。”

路加图姆耸耸肩,“在他们手里不难。国王的建筑师们觉得,等你们够着天堂地窖的时候,这么能干的石匠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希拉鲁姆点点头。有这种可能。那时需要什么手艺,现在谁能说得准?“你见过他们吗?”

“没。他们还没到呢,还得再等几天。庆祝活动结束时如果他们还没到,你们以拦人就只好自己登塔了。”

“你们不是会和我们一起上去吗?”

“对,但只能陪你们走头四天,然后我们就得掉头向下了。你们这些有福气的才能继续向上。”

“为什么说我们有福气?”

“我一直盼着能爬到塔顶。以前我在上面更高的队里拉车,到过十二天的高度。但我最高只到过那儿。你们会上得更高,高得多。”路加图姆有些伤感地笑了笑,“真羡慕你们啊,你们可以够到天堂的地窖。”

够到天堂的地窖,然后用镐头把它凿开。这个念头让希拉鲁姆惴惴不安。“其实用不着羡慕我们——”他开口道。

“没错。”南尼说,“等我们干完了活儿,所有人都可以够到天堂的地窖。”

第二天早上,希拉鲁姆去观察那座塔。他站在围绕塔基的巨大的院子里。塔基一侧过去一点的地方建了一座神庙。如果没有高塔,它肯定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可现在,它就那么缩在塔边,一点都不起眼。

他能感受到这座高塔是多么坚固——无与伦比地坚固。关于这座塔有很多说法,所有说法都一致认定:没有哪座金字塔像它一样,如此厚重,如此坚实。这是由建造方法决定的。它从里到外都是烧制的火砖,而普通金字塔用的不过是太阳晒干的泥砖,仅仅在表面贴一层火砖。此外,砌砖的砂浆以沥青为主料,它能渗进火砖,将砖块牢牢地粘合起来,牢固程度不亚于砖块本身。

高塔基座很像一般金字塔的最底下两层。最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方形平台,边长两百肘尺,高四十肘尺。平台朝南的一面有三组梯级,中间一组通向上面另一座较小的平台,高塔塔身便矗立在这第二座平台上。

塔身呈正方形,边长六十肘尺,撑天拄地,仿佛支撑着天庭的全部重量。一条平缓的坡道镶嵌在塔身周遭,像缠绕在鞭子手柄上的皮条。不对,仔细端详之下,希拉鲁姆发现坡道其实有两条,彼此交错。每条坡道的外缘都竖立着密密麻麻的梁柱。这些柱头并不太粗,但很宽大,给坡道内侧提供了些许屏障。视线沿塔身向上,希拉鲁姆看到的是无数梁柱形成的镶边、坡道、砖墙,然后又是坡道、砖墙……循环往复,最后变成无法辨别的浑然一体。浑然一体的高塔继续向上、向上,伸向目力不及的高处。希拉鲁姆的眼睛眨巴着,眯缝着,直到头晕目眩。他踉踉跄跄地后退了几步,打了个寒噤,转开了视线。

希拉鲁姆想起了儿时听过的故事,讲述的是大洪水之后的世界。故事说到,洪灾过后,人类重新在世界各地拓殖、生活,占据的土地比洪水之前更加广阔。他们还航行到世界边缘,看见大洋如何从世界边缘泻向下面雾霭沉沉、黑水横流的深渊。人类就此知道了这个世界的边界。他们觉得自己所处的世界太过狭小,渴盼着世界之外的东西,想见识耶和华的一切造物。他们将目光投向苍天,想象着耶和华的居所,那个建造在天堂水面之上的美好所在。于是,许多个世纪之前,人们开始建造这座高塔,这座通向天堂的巨柱,可以让人类缘柱而上,一窥耶和华的杰作。而耶和华也可以缘柱而下,看看人类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