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7(第4/15页)

“你是说,那样的情况……正在日本列岛的下面发生吗?”真下教授显得很吃惊,“证据呢?”

“怎么可能有证据!……毕竟是模型嘛。”中田抱着胳膊说,“不过,你想想看,地下的岩浆为什么能凿出隧道状的孔穴而喷发出来呢?一般认为富士山上的风穴,是未熔化而残留的熔岩,后来流出之后留下的痕迹。那么,液相熔岩为什么能够那么厉害地凿出隧道呢?”

真下副教授一阵沉默。

幸长屏息静气地听着两人的对话。

“有道理……”过了一阵后,真下这么嘀咕了一句,“有可能 存在这样的模型。在高温高压的岩石区域中,形成液相的隧道,热能则随着液体的流动而高速移动……就算是这样吧。可是,向日本海沿岸移动而积存在那里的能量,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那与有名的壶井唯男博士的地震体积模式,并不矛盾……”中田平静地说,“按壶井的模式,地壳内积存能量的范围是既定的,地壳不会无限地积存大量的能量。从地壳的弹性率,和迄今为止所发生的地震的最大能量来考虑,大约半径为一百五十公里的球体,便是一个单位的‘地震体积’。按照这种学说来理解,也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每一单位地震体积所能积蓄的能量,是有限度的,但在多个地震体积块中,极限点以下的能量分散地被积蓄,其总量远远超过每单位体积所能积蓄的能量,也并非异常。是这样吧?况且,如果在此情况下,地幔也和能量积蓄有关的话……”

“又是地幔地震吗?”真下副教授用略带揶揄的口气说道。

“我没这么说……”中田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大屏幕说道,“不过,以高速热流的形式向日本海沿岸移动,恐怕会以地幔为缓冲物,而向地壳内以及更广范围内积蓄能量,其大部分将成为把日本列岛往东南方推动的力量,而被释放。”

“那地震呢?”

“当然会发生。一单位地震体积内所积蓄的能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被触发。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再积蓄另外的新能量。……其释放的能量总和,会相当惊人。”

“总而言之,作祟的还是这个能量通道啦……”幸长叹了口气,离开显示装置走到黑板前拿起了粉笔。“说到底,就是这么回事。在太平洋沿岸,从地震发生源垂直分布可推测的地幔流下降分支。在下降开始的层面,在超过了二十三度、一百公里的地带,它将突然加大角度,以大约六十度的倾斜角度钻入大陆。可是,假如它在倾斜的中途又通过日本列岛底部,并向日本海一侧急速释放能量的话……”

幸长在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

“地幔下陷部的褶皱部分的温度压力,急速下降收缩,凹凸不平的褶皱突然变得平滑,且倾斜也会有所缓和。它凹陷下去多少,日本列岛便会被拖入海底多少。以前我始终没弄明白,在日本海的海沟的东侧为什么不会发生海底隆升,从这个模型来思考,就能明白了……”

“也就是说,日本将被微微旋转着,而被拖进海中……”中田又往图上添加线条,同时这样说道,“而且……沿着这个能量通道,恐怕还会产生从日本海一侧,到日本列岛深部倾斜着的逐渐加深的破碎带。或者,形成以液相岩浆为润滑剂的滑面,致使日本列岛将向海沟滑下去……而且,是在被积蓄在日本海一侧的能量,向侧面挤压的情况下……”

“这种说法,似乎也太无破绽了……”真下怀疑地摇了摇头,“要是那样的话,在太平洋一侧呈正数和在日本海一侧呈负数的潜在能量,通过日本列岛斜下方的移动,基本上可以互相抵消。由此,发生爆炸性地壳大破坏的可能性,也就会消失。就是说,也许在日本的地面上,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地震,但日本列岛却如土壤鼓起一样,只是斜着往下滑落,而不会发生给周边造成重大灾害的爆炸性能量释放。你不觉得这样的解释,过于完美合理了吗?”

中田说:“倒不如说,自然本来就是欲趋于平稳地活动的。即便如此,日本列岛裂开的时候,所释放出的能量总量将会相当惊人。地面上的建筑物,大概没有什么能留存下来。”

“不管是哪种情况,日本列岛终究会沉没……”幸长哑着嗓子说,“那么,是什么时候?大变化什么时候开始?”

“从现在的模型来看,是从三百零二秒开始的……”气象厅来的人颤抖着声音回答,“换算成实际天数的话——到沉没开始为止,还剩下将近三百一十三天……”

“还剩下不到一年了……”地理院的人呻吟般地说道,“十个月……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