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1(第6/7页)

“资金问题嘛,就交给首相和大人物去处理吧。”中田说,“我们纵然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从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入手,先做起来吧。其他事,咱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安川耸耸肩膀,捧着数字庞大的机械器材的订单,走出了房间。因为都是些深海使用的特殊观测仪器,因此,几乎全部都得定做,当前市面出售的或改装过的产品很少能派上用场,正因为如此,才更花钱。

“田所先生呢?”中田问道,“关于实际观测体系和计划,还想同他进一步商讨一下……”

“现在,首相正在某个地方会见他呢,”山崎调查官看了看手表回答说,“很快就要回来了。”

“那么,在他回来以前,喝点什么好吧?”中田建议说,“我到下面喝点咖啡,你们呢?”

“我马上就去……”幸长答道。他没有什么急需留下来要做的工作,而且他多少有些郁闷,不像中田那样轻松愉快。

中田和山崎走后,幸长心不在焉地望着墙上那个画在磁性塑料板上的日本地图,那是和资料、伴音打印机一起从田所博士的研究室搬过来的。在那幅套色的日本列岛地图的东南面,也就是日本海沟的位置,有几处地方新贴上了三角形红色箭头。那是田所博士的计划。

幸长忽然感到,那块塑料板正在轻轻晃动。

又晃起来了啊。他想。

“听说渡老人又把他收藏的一部分画卖掉了……”邦枝一边点燃香烟,一边嘟哝着。

“是用这笔钱来做我们的资金吗?”

“大概是吧。反正那老头儿的画,都是国宝一级的珍品……”

幸长在心里嘀咕着,坐在轮椅上的那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到底何许人也?

这的确是一个奇怪的老人。老人和邦枝是同乡,邦枝进首相府,好像也是老人推荐的。在大城市长大的幸长,对至今仍根深蒂固存在于各地的地方帮派的内情始终不能理解。但邦枝似乎一直同老人有接触。当幸长第一次把田所博士“担心”的内容透露给他视为至交的邦枝,甚至同邦枝一起强行把田所博士拉到那次地震座谈会时,他还根本不晓得邦枝和老人之间的关系,他甚至连老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当听邦枝说起这位老人的时候,他好像朦胧地记得,似乎在哪儿听说过老人的名字。毕竟他已年逾百岁,近二十年没有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了。

那次座谈会后,他和邦枝被渡老人叫去见了面。当时,幸长简直被这位看上去有些干瘪的小老头儿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一个一点不显衰老的百岁老人简短扼要的提问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才思镇住了。不仅如此,老人还是个外表柔和、气质文雅的好好先生。当幸长在老人家中了解到,实际上,老人的能耐大得连首相都能轻易搬动时,惊愕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所以,对邀请田所博士同老人会谈的这份尴尬差事,他只好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并且……

总之,他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假如老人不关注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假如邦枝没有向老人汇报那次座谈会的情况,那么老人对田所博士就不会如此感兴趣,就不会有皇宫饭店的会见,更不用说会有什么“ D 计划”的启动了。

这位隐士般的百岁老人,现在还对政治的核心部分具有影响力,这件事的本身就让幸长惊讶不已。他亲眼看见老人把首相叫到他茅崎的家中,三言两语就使首相下决心采纳了这个计划。他看到了老人周围那个神秘人物、那个目光机警保镖模样的男子,还有那个年轻貌美的神秘女郎。那完全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一股强大而高深莫测、令人毛骨悚然的凉气向他的后背袭来。

“说不定啊,那老头儿在我们这个计划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殊考虑呢……”邦枝一边掐灭烟蒂,一边说。

“问你个事儿……”幸长说,“那位老人究竟是干什么的?”

“我也不太了解……”邦枝答道,“我与他虽然是同乡,但即使靠‘同乡之谊’这层关系挂钩,也会马上断线的。毕竟这是不折不扣的幕后操纵政界财界的事呀。单是看一看这位老人的传记,就知道这是个重量级人物。当然,他所从事的活动比传记里记载的要多得多。可是,了解内情的人现在几乎都不在人世了。他最为叱咤风云的时期应该是‘九一八事变’那阵子吧。就算不是直接也是间地有三四个人或更多人的命案。二战期间过着完全隐退的生活,侥幸逃过定为战犯的一劫。战后最初十五年又活跃了一段时间。但过了八十岁,就自己主动歇手了。只是政界财界的许多人,好像遇事还要找他,听取他的意见,或者请他居中斡旋,进行调停。就拿现在的首相来说,在他还是个普通议员时,老人就认识他,正因如此,才在老人面前也抬不起头。不过,在一次日本政坛的‘水门事件’中,首相的确是被老人拉过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