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1(第5/7页)

按照中田的程序计算,如果对事态做最坏的假设,那么对正在调查的内容,可能的话,对调查工作本身都应绝对保密。将要发生的事件本身,还非常模糊,谁也不清楚,但是,如果我们假设,随着调查工作的进展,能够确信事件的发生就算不在两年之内,也是在不久的将来,比如说是几年以内发生的话,这时,就必须秘密地拿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对策,以免引起社会的混乱,尤其是在对外的措施上。——因为,在处理这件事件的问题上,如果其规模超越了某种界限,对海外各国的对策自然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之一了。一旦事态明朗化,那迟早得公之于众。即使不公布,消息也有可能泄露出去。制定政策的一大关键就是在消息泄漏之前能够做到哪一步;因此,对眼前的各个环节都应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中田指示先不考虑对策。具体对策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不到紧急关头是制定不出来的。制定应急对策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随机应变。不过,应该尽可能地理顺各个阶段、各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必要信息是什么,可能的话,还要大致判断出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然后,搞清楚某个问题到哪儿可以问清楚和谁最了解它。

“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要心中有数。”中田说,“这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吧?总之,就是对每个渠道的信息都必须抓住所谓要点或者叫做关键的东西,当然,还要懂得取舍。”

“哦哟哟,”幸长笑了,“信息论专家居然大讲特讲什么要点啦、关键啦之类,而田所先生呢,又大谈敏锐的洞察力对科学家来说如何如何重要。这些观念也太陈旧了吧。”

“可是,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正是从信息论归纳出来的哩。”中田信心十足地说,“话又说回来,敏感的人的确更为重要,而且我们是相当的需要哇。你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在这个计划的实施中,中田自然而然成为处理理论方面的核心人物了。实际干事的除田所博士外,眼下只有五个人,都是些三十过了大半将近四十的年轻人。

“田所先生的计划我们讨论了一下。”主管会计工作的安川说。他在这儿是最年轻的一个,是从租用这间屋子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拉过来的。“内阁调查室拨给我们的预算,眼看就要超支,而今后还得调人;同时,根据这个计划,还得添置大量机器……”

“那是因为买了‘克尔马狄克号’的缘故嘛……”幸长说,“还需要几台电脑?”

“从田所先生那儿搬来了性能较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因此,今后再有一台就行了。对于分部计算,可以合理分散,按小时租用各个公司的计算机也就足够了。”中田说,“只是,无论如何也得再有一艘深海潜艇才够啊。按照田所先生的计划,必要时还得到日本海去做调查。光凭一艘潜水艇,是提高不了效率的。”

“还要一艘,有吗?像那种级别的……”邦枝耸了耸肩,“原则上总不能租外国船吧?不能的话,能否还有像‘克尔马狄克号’那样,凑巧要出售船的好事呢?就是有,能不能弄到钱……”

“等等……”幸长打断邦枝的话,“我听说海底开发株式会社的‘海神Ⅱ号’很快就要下水了……”

“那家伙不错!”中田打着响指,“咱们就租它,如何?事不宜迟,现在我马上派人去办吧?”

要配备的人员,由中田推荐,决定先从防卫技术研究所调一个“机敏”的人。就算眼下能凑合一下,但计划正式上马后,到底需要多少人手,需要多少资金,将来还要往里投多少,大家心中一点底也没有。总之,这是一笔秘密调拨的资金,所以自然是有限度的。

目前,由内阁调查室、首相府和防卫厅凑起了一笔类似机密费的款子,另外,还有一些渠道来路不明的讳莫如深的款项。内阁成员当中,除首相外,也只有首相府、内阁官房和防卫厅三个长官知道这个计划。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防卫厅最容易做好保密工作,而且还能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动员大批机械器材和操作人员。看样子,这个计划迟早要归防卫厅管辖。当前,购置“克尔马狄克号”就是由海上自卫队暗中承担的,但是,如果搞得不好,就会以“浪费国家预算”而受到攻击。而且,防卫厅自身也存在不能过分张扬的难度,如果轻举妄动,这个计划还有可能泄露给美军。

如果只是几亿日元的开支的话,那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如果是几十亿日元的开支,面对世人,特别是政界那帮如豺狼般贪婪的人模狗样的政客,究竟能掩人耳目到何时呢?就算依靠民间财团又将如何呢?两年后大选在即,到时候作为执政党的一把手,还得出面向他们筹募竞选资金,因此,现在难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