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1949年的中国共产党(第6/9页)

[45]延安新华社,1946年9月3日和24日。

[46]延安新华社,1946年7月19日。

[47]延安新华社,1946年8月6日和9月12日。

[48]见第九章。

[49]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第142页。

[50]北平《解放日报》,1946年5月15日;延安新华社,1946年11月10日,斯特朗的新闻报道。

[51]延安新华社,1946年5月27日和6月7日。后来,据工会干部刘宁义报道,峰峰和焦作矿区从国营转制为公私合营。见刘宁义:《解放区工业政策》,载于陈伯达等人《关于工商业的政策》,第30页。

[52]延安新华社,1946年6月26日。

[53]延安新华社,1946年4月30日。

[54]延安新华社,1946年5月3日。

[55]新华社编:《人民解放战争两周年总结和第三年的任务》,第3、9—10页。

[56]《坚持职工运动的正确路线反对“左”倾冒险主义》,载于东北书店编:《职工运动文献》,第一卷,第20页。这篇社论纪念了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二十周年——该罢工被吴佩孚镇压。

[57]毛泽东:《关于工商业政策》(1948年2月27日),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203页(第1285页)。

[58]陈伯达:《发展工业的劳动政策与税收政策》,1948年5月1日,载于解放社编《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第99页。

[59]《第二届哈尔滨市职工代表大会宣告》,1948年5月13日,载于东北书店编《职工运动参考资料》,第10页。

[60]《冀中区首次工业会议:检讨职工运动的左倾冒险主义》(1948年4月28日),载于陈伯达等人的《工商业》,第46页。

[61]《中共东北局关于国营职业中职员问题的决定》,1948年8月1日,载于华北新华书店编《关于城市政策的几个文献》,第32页。

[62]《华北解放区工商业会议》,见《新工商政策》,第106页。

[63]王康(音):《改正过高红利以后的哈尔滨市新东油坊》,载于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33—34页。

[64]1956年,42%的中国产业工人是按件计酬的,这个比率后来有所下降。1953年,77%的苏联工业工人是按件计酬的。见奥德丽·唐尼桑:《中国的经济制度》,第206—207页;阿布拉·柏格森:《苏联的计划经济》(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第110页。

[65]见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9年香港版,第115页。毛在1942年写下这篇文字。

[66]陈伯达,第96—101页(参见此处)。

[67]此次会议召开时间是1948年5月1日—3日,有397名工人代表参加。它通过了一部战时劳动法草案,一部哈尔滨总工会章程以及关于福利与工人教育的决议。当时全市有549家分会,共有会员6.8万人。

[68]《推广计件工资制与超额奖励制》,载于《哈尔滨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17—20页。

[69](1)刘云光、朱黎明:《一个造船厂的计件工资制》,载于《哈尔滨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20—23页;(2)刘云光、朱黎明:《一个机械厂的按件累进工资制》,载于《哈尔滨日报》,同上,第24—30页。

[70]《安东纺织厂生产立功运动的几个问题》,载于《东北日报》,同上,第51—55页。

[71]参见此处。

[72]刘云光、朱黎明,第24—25页〔参见此处〕;第22页〔参见此处〕。

[73]郭林春:《关于工资的民主评价》,载于《哈尔滨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38页。

[74]郭林春:《关于工资的民主评价》,载于《哈尔滨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36—38页。

[75]王康,第33—36页(参见此处)。

[76]苏宁(音):《吉林船营区铁厂的工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载于《东北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30—33页。

[77]王志一、黄启云(音):《电车厂定工资的问题》,载于《东北日报》,同上,第38—40页。

[78]《正确执行劳资两利方针》,1948年9月21日,收入华北书店编《关于城市政策的几个文献》,第25—26页;陈伯达,第99页(参见此处);《合营兴源被服厂》,载于《东北日报》,收入东北书店编《参考资料》,第40—42页。

[79]《1949年手册》甲卷,第26页。在劳大开幕讲话中,李立三强调了这一传统的重要性,并追溯了前五次劳大和中国劳工运动的历史。见华北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编《第六次全国劳大决议》,第1—6页。

[80]《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来自东北书店编《职工文献》,第三卷,第32—37页。《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名单》,出处同上,第45—50页。选出53名常务委员和20位候补委员组成执行委员会。同见美国驻北平领事馆译新华电台电讯,1948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