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统治的表现:政策和工作(第6/14页)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反对内战,是因为他们考虑分析后得到答案:为了让国民党政权按现有构成而维持统治,所需付出的价格过于高昂。这个推理基于一个在1948年中期前一直被信奉的观点:因为双方都没有打败对方的实力,内战可能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一篇陈述这个观点的文章写到,国民党自从1927年开始就试图消灭共产党,一直没成功过,现在也没有长进的迹象。国民党军队在苏北和鲁南获得胜利,甚至在1947年初占领了延安。共产党却依旧没有真正被撼动。相反,他们依靠在抗日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游击战,使对方很难消灭他们。此外,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如此严重,预示着经济崩溃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共产党也不能轻易打败政府。这是因为共产党并不比国民党更得民心,而且经济实力较为单薄。尽管腐败和通货膨胀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与共产党相比,它还是被认为是强势的一方。最后,共产党无法打败国民党还因为苏联不可能像美国支持中央政府那样支持共产党,两者的支持在数额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62]

至于战争的代价,被用两种方式计算:一种是彻底扰乱城市经济的通货膨胀,一种是农村地区的愈加穷困。印钞机也许成了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像已经说过的那样,政府也收地租,并以低于市场价强购粮食和以暂借的名义向农民征收粮食。这些税收以及为贴补当地政府的苛捐杂税,征兵中的腐败,纪律废弛、收入过低的军队在乡村为所欲为——造成了很多区域农民无法承受的负担。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上面谈论过的腐败行为才会达到如此规模。很多战时的苛捐杂税意味着官吏牟利的机会增加了,而通货膨胀增加了他们牟利的动机。结果是,一些批评者认为,战争事实上有悖于政府的初衷,因为它正在创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条件。最后,批评者谴责了战争的直接后果:越来越军事化的政府和日渐疏远的民心。

比起这些原因,政府执意要打这一场如此昂贵的战争,却拒绝进行任何改革,使得民众认为它的决定是值得的——最有力地佐证了自由派的谴责:“国民党政府不是一个‘民享’的政府,相反,它为了追求自己自私的目标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可是连这个目标都无法手到擒来。”

战争:经济后果 通货膨胀对城市支领薪俸的中产阶级的掠夺——城市知识分子自己就属于这个人群——经常被城市知识分子指责,但它不是唯一的战争后果。[63]当他们列举内战加诸人民的重担时,也会提到农村。很难下结论他们自己的经济困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战争的感受。我们能确定的是,他们的处境不可能让他们对战争有正面的评价。但是如果他们留下的文字是他们想法的真实反映,那么战争在农村地区的代价——和通货膨胀对城市经济和中产阶级生活水平造成的大破坏一样——让他们对战争做出负面的评价。

自由派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对农村地区的重视只有部分是出自人文关怀。这种重视也反映了对以下两者关系的务实评价:一是农村与政治领导者的关系;二是一场尚在有着80%农村人口的非工业化国家进行的战争。经济学家杨培新提供了对这个评价最清晰的陈述。1946年6月,政府决定在从10月份开始的下一个财政年度,对国内的大部分省及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五大城市重新征收、征购粮食及征借粮食。在征购和征借的粮食总量中,60%归中央,15%归省,25%归县。另外,还有固定的对“公粮”的征收,仍归地方。1946年财政年度,征用的粮食总量,包括当地公粮被规定在69971411担,大米和大麦各占一定比例。其中3000万担交给中央政府。

然而,1946年,粮食的供给系统彻底失灵。3000万担不足以满足中央政府的需要,至少还需要1500万担。杨得出结论,这是南京没有意识到战争的严重性和对手力量的结果。到了1947年3月,政府的军事发薪名单上有400多万人,每个人发放,至少在理论上,10两米一天。此外,后勤人员据估计有200万。他们和公务员的粮食所需,使得中央政府在1946年财政年度的粮食总需求量到达4500万担。

结果是,政府必须再征一次粮食,并且用外汇从国外买米。作为长期后果,米价迅速上涨,政府1947年经济紧急措施方案的不当处理更加剧了米价的上涨。因为军队大量集中在北方,所以那里对粮食的需求特别大。当地政府被迫用远低于市场价的官方规定价格购米——政府收购一向如此。比如,河北省粮食局按规定价格1300元法币从一家贸易公司购米每斤,而市场价高于每斤3000元法币。商家自然的反应就是抬高价格。在榆林镇,200家粮店在7月初停业,因为政府征用已经完全清空了它们的存货。在四川省,中央政府派人在1947年5月初征米,米价随即从每担12万法币飙升到每担40万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