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闩住谷仓门(第3/5页)

即使天气晴朗,也有可能哪一步会出错,再要是下雨就全完了。击锤可能还没全拉回去就意外松开,导致哑火,这种情况被称为“半击发位置开火”。也有可能火石打出的火花不够大,或者火药锅中的火药就是没有点燃,或者火药点燃了却没有触发枪管中的弹药,后者被称为“药池闪光”。有时候,枪管会爆膛,导致枪手受伤甚至死亡。也常会出现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枪手误吞弹丸,或将弹丸吐到了枪筒外面,或失手掉落弹药筒,或笨手笨脚地将里面的火药面撒了,误击推弹杆,或者过于激动导致忘记射击而重复装弹等操作失误的情况。即使所有装弹、射击步骤全都执行得准确无误,步兵的嘴唇也会变成黑色,嘴里留下呛人的味道,这些痕迹很难消除,而且让人焦渴难耐。

虽然果园里的盟军人数完全处于劣势,但是他们起初还是守住了阵地。绍曼受伤之后被拖回到农舍里相对安全的地方,但他不久就伤重去世了。然后,步兵们注意到右手边的法军纵队正在迅速向敞开着的谷仓门推进。在外面田野里身处险境的一些散兵看到法国骑兵靠近,于是退到了山上的主阵地。其他人则在汉斯·冯·德·布什上尉的指挥下在西边的谷仓门前围成半圆形,各就其位。22果园里的德国人也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一边撤,一边开枪。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巴林的副手博斯维尔少校,他受了致命伤,强撑着站起身来,却再次不支倒地。年轻的少尉罗伯森头部中弹身亡,倒在了比德曼上尉的身旁。巴林本人平安回到了谷仓,但是他的马的腿被炮火炸掉了,不得不换骑副官的马匹。冯·德·布什带领散兵暂时守住了谷仓的入口,所有试图接近的法国人都中了他们的枪。

与此同时,法军的第二支纵队,也就是奥拉尔那个旅,从东南方向接近庄园,“迂回穿过田野,走过大路”,很快扫平了路障。格雷姆中尉和其他把守路障的士兵迅速由大门撤回了庭院。威廉·威斯下士记得子弹“就在头顶上呼啸而过”。23维厄中尉是一名勇敢、能干的工程师,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他冲上前来,用斧子对着大门一通猛砍。他负伤后,斧子从手中滑落,被另一个人接了过去,但大门仍然没有被攻破。身穿蓝色制服的法军就像蓝色的浪潮一样拍击并粉碎在坚不可摧的院墙和厚实沉重的木头大门上,打了个旋儿,又向右朝着盟军的主要阵地奔去。比兰特旅已经遭受了法军炮火的冲击,在混乱中溃退,5个营中只有1个守住了阵线。然而,待在沙坑里的英国步兵和房子东边的德国人,将法国人的推进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分别从正前方和左侧开火,枪法神准。24有时候,一轮枪击就能撂倒三四个敌人,因为他们离得很近,而且大约有十几名军团士兵各就其位,从墙上的枪洞或者从猪圈那里伸出步枪射击,射出的子弹近距离爆炸,威力强大。盟军枪手利用天窗的有利角度,居高临下,趁着尚未进入法军火枪的有效射程,挑选法国军官作为目标进行射击。与德国人至少可以将他们的伤员带回室内不同,法国人负伤之后只能自己跌跌撞撞地挪回己方阵线,还有许多人只能在自己负伤倒地的地方原地抽搐。

尽管场面如此悲惨,法军纵队还是继续沿着山坡前进,把英国步兵们从沙坑里赶回到了盟军的主要阵地。有些法国兵向左边奔去,挤进菜园里,守在那里的只有迈耶尔中尉那一个连队。其余法军则很快上了山脊,与英军第5师展开了激战,在靠近十字路口的地方,第5师著名的师长托马斯·皮克顿头部中枪而亡。整个盟军中心现在处境危险,随时可能被攻陷。大约下午1点半,威灵顿已经带着手下一起从霍高蒙特来到了十字路口附近的一棵榆树下,他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可能是他本人,也可能是奥兰治亲王或冯·阿尔滕将军,下令让汉诺威轻步兵营的吕讷堡人前往拉海圣去支援巴林,而奥普迪达上校的英王德意志军团第5和第8线列营则被告知要前往那条下沉式公路。25威灵顿还指示英王德意志军团第1轻步兵营去将庄园左侧的缺口补上。“现在该你们上了,小伙子们。”该营代理副官克里斯托弗·海泽上尉听到他这样呼唤德国人。26

德国轻步兵的两个连队,分别由冯·吉尔萨上尉和艾伯特中尉指挥,从他们躲避法军炮火的山沟里涌出。27他们跑过公路上被丢弃的英军枪炮,来到法军纵队的左侧和后方,摆好阵型,开始向着密集的人群射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再次装弹,再次射击。其他人则冲向菜园。下士亨利·穆勒在远处找了个位置,以便瞄准法军纵队的指挥官。步兵萨瑟和舒勒曼帮他装弹,他第一枪就将法国军官击落马下。28敌人开始回撤。此时海泽上尉腿上受了重伤,在一名英国步兵的帮助下试图回到盟军阵线,但敌人激烈的火力迫使他放弃。海泽很幸运,第1轻步兵营的步兵桑德尔看到了上尉的困境,将他拖到一处陡峭的坡地。有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十分焦急,生怕引起四处逡巡的法国骑兵的注意。29桑德尔拒绝了海泽让他自己逃命的指令,当有一名法国骑兵最终发现他们时,桑德尔从下面击中了法国人的马匹。桑德尔甚至没有放下身上的武器或背包,就把自己的长官甩在肩上,把他扛到蒙圣让的一名外科医生那里,然后又回到了战场上。桑德尔的奉献精神可歌可泣,因为众所周知,有些没有受伤的汉诺威人,像所有军队中的许多士兵一样,往往会将“需要救助受伤的战友”当成借口,离开战场一去不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