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22—1933:魏玛德国与苏联的十年合作(第3/4页)

哈默斯泰因-埃却德有一个著名的军官分类:

我把军官分成四类,聪明的、勤奋的、愚笨的和懒惰的。往往会有两种品格结合在一起。有些军官既聪明又勤奋,适合他们的位置是参谋部。另一种又笨又懒,这种人在每一支军队里都占90%,适合执行决定了的任务。既聪明又懒惰的人适合担任最高领导,因为他们具有洞察力又能在困难的时候做出决定。需要警惕的是既愚笨又勤奋的人,他们只会惹起麻烦,什么任务也不适合他们承担。

施莱歇尔和苏俄外贸人民委员克拉辛一起,安排了两国军事工业的许多合作,这使德国许多武器(包括军用飞机、坦克、火炮等)的研制、试验得以在苏联境内进行,避开了国际联盟的监督。1922年3月,第一批德国军官到达苏联,一个月以后,位于莫斯科西郊菲里的苏联第7飞机厂就引进德国容克斯公司技术,改进其飞机生产。那是该公司与苏联合作的三家飞机工厂之一,另外两家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和俄罗斯重要城市萨马拉。此外,在雅罗斯拉夫尔和雷宾斯克还有两家德苏合作的飞机工厂。这几个城市现在都是俄罗斯重要航空、航天工业基地。

紧接着,以“火炮大王”闻名的德国克虏伯公司在苏联南部顿河上的罗斯托夫附近建立工厂。这时的克虏伯,除大炮外还生产坦克、装甲车、火车机车和潜水艇。

除了与军事有关的工厂,魏玛德国还在苏联境内建立了军事人员培训基地。其中最重要的当数1925年在莫斯科东南约500公里利佩茨克建立的“国防军秘密飞行学校与试验场”,苏联只称“利佩茨克航空学校”,任务是为德国空军(当然也为苏联空军)培养军用飞机飞行员并且进行飞机试验。参加西班牙内战和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德国飞行员都是在那所航校接受飞行培训的,出了不少著名人物,例如约翰内斯·特劳洛夫特(Johannes Trautloft,1912—1995),他是德国最早派去参加西班牙内战的6名飞行员之一,“二战”期间成为德国著名王牌飞行员,战后写了一本《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在西班牙》(Als Jagdflieger in Spanien),发行量超过百万册。但他最为人们记住的是曾经设法救助156名被俘盟军飞行员,在集中营即将处死他们之前把他们转移到战俘营,让他们得以生还。

和利佩茨克航空学校起了类似作用的是1929年在喀山建立的“卡玛坦克学校”,任务是为德国国防军培训坦克指挥官,并且为克虏伯、戴姆勒、莱茵金属等德国公司研制坦克提供试验场地。德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坦克“Panzer I”(1号坦克。“Panzer”为“Panzerkampfwagen”之略,意即“装甲战车”),就是在这里试验的。这所学校为德国陆军培训了大量装甲兵人才,许多德军高级将领都在这所学校留下了足迹,包括维尔纳·冯·布隆别格,奥托·莫德尔,西班牙内战中德国坦克部队指挥官威廉·冯·托马,当然还不能忘记古德里安。

1939年9月22日,德苏两军在布列斯特联合举行阅兵式,台上前排左起第一人古德里安,第二人克里沃先。后排左起第一人德军中将莫里茨·维克托林(Mauritz von Wiktorin,1883-1956)。

这所坦克学校也培训了大量苏联军官,遗憾的是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成了“大清洗”的牺牲品。幸免于难的一个是苏联坦克将军谢苗·克里沃先(1899—1978),他是犹太人,1918年参加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内战结束后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后被挑选进卡玛坦克学校。1936年派往西班牙,成为第一位有实战经验的苏军坦克指挥官。回国后晋升坦克旅旅长,参加了1938年夏哈桑湖战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古德里安指挥机械化第19军进占布列斯特。但根据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条约德苏两国控制区以布格河为界,于是接到命令将部队撤回西岸,把东岸交给前来接收的苏军第29坦克旅,该旅旅长正是当年他在卡玛坦克学校的同窗克里沃先。根据古德里安的提议,9月22日两军联合举行了阅兵式。

但是过了不到两年,两位在检阅台上一起阅兵的“同窗”便在战场上兵戎相见。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古德里安指挥的第2坦克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戈梅利遭到克里沃先指挥的红军第25机械化军顽强阻击,那是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有上佳表现的少数几仗之一。

除了利佩茨克航空学校和卡玛坦克学校,魏玛德国与苏联还在莫斯科东南伏尔加河畔的沃利斯克合作建立一所以“Tomka”(汤姆卡)为假名的“化学战学校”,培训化学武器使用与防护人员。为了保密,在这些学校工作、学习的德方人员都不穿德军制服,通常着平民服装,有时还穿苏军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