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从“上帝的选民”到社会“异端”(第3/6页)

腓德烈大帝在位期间,1763年,普鲁士科学院举行过一次征文比赛,参加者中有人们熟悉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5),但最终获奖的却是一个名叫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的犹太人。为此腓德烈大帝特意宣布他为“特予恩典的犹太人”(privileged Jew),在德国哲学史上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作为犹太人,他又特别致力于使犹太人既适应日耳曼社会、又保持他们自己原有的价值观,由他发起,在犹太人中产生了一个可以和“启蒙运动”相比拟的让犹太人融入欧洲社会的运动,希伯来语称“Haskalah”。有人把摩西·门德尔松称作“犹太人中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把哲学从“天堂”带到“人间”的人,摩西·门德尔松所起的大概也正是这样的作用。

继普鲁士之后,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Joseph II,1741—1790)也于1781年颁布一个信仰宽容法令,对基督教各教派实行宽容政策。第二年又把宽容范围扩大到犹太人,这样奥地利便得以产生一位著名犹太人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中国人对他比较熟悉,因为1908年他依据翻译成德文的七首中国唐诗创作了他自己称为“交响乐”、但并不遵循交响乐通常四乐章格式的《大地之歌》。接着,其他一些日耳曼语诸侯国也效仿普鲁士和奥地利颁布类似法令,巴伐利亚和符腾堡在1803年,巴登在1818年,黑森在1831年,萨克森在1841年。

总体上说,犹太人文化素质本来就比欧洲其他民族略高一些,这得益于他们重视教育的传统,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都建有自己的学校。对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他们普遍持积极态度,这使他们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占得先机,成为那个时代“现代化”的率先受益者。如果看看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人们会发现那里面有很多犹太人,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在欧洲,上到王室贵族下至普通民众,都把犹太人看成世风败坏者。19世纪在欧洲正式提出“反犹主义”,自有其社会基础。进入20世纪,反犹主义仍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欧洲许多地方都发生过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事件,1927年巴黎的“梦想者案件”就反映了这一点。

1926年5月25日下午,巴黎学府聚集的拉丁区拉辛街吉尔伯特书店门前,一位中年绅士正拄杖走着,突然,一个年轻人上前用乌克兰语问道:“您是彼特留拉先生吗?”未等回答,他便掏出左轮连开五枪,中年绅士应声倒下。年轻人还不住手,又把枪内剩下的两颗子弹也打在他身上。警察听到枪声赶来“够了?”“够了。”“那就请把左轮交给我。”年轻人照做了。警察俯身查看,摇摇头说:“他已经死了。”年轻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跳起来,上前拥抱那位并不相识的警察,高喊:“我杀了一个大杀人犯!”。

警察随即将他逮捕,经过一年多调査取证,1927年10月28日将他送上法庭。原来,他是一个用意第绪语写作的诗人。1920年曾在巴黎以“Bal Haloymes”(意“梦想者”)为笔名出版诗集《梦想与现实》(Troymen un virklekhkeyt),后来又在美国芝加哥出版《与自己的战争》(In krig mit zikh aleyn)和《走过那一年》(Inem loyf fun yor)。

“梦想者”真名所罗门·施瓦茨巴德(Sholem Schwarzbard,1886-1938),出生在乌克兰西南部边界小城伊兹梅尔,当时属于沙皇俄国比萨拉比亚,现在属于乌克兰敖德萨州。施瓦茨巴德审判在法国历史上十分著名,那本是一桩事实清楚、被告也供认不讳的刑事案件,最终却演变成对被害者西蒙·彼特留拉(1879—1926)的控诉,指斥他应对1919—1920年发生在乌克兰的大屠杀负责。

法庭上施瓦茨巴德坦然承认自己是蓄意谋杀,并且说自从知道彼特留拉1924年来到巴黎就开始谋划剌杀行动,曾计划在乌克兰移民为他举行的生日集会上实施,但被那时也流亡到巴黎的乌克兰无政府主义者领袖聂克托·马赫诺(1888—1934)劝阻。还说自己从未见过彼特留拉,是从法国拉克鲁斯百科全书上一张彼特留拉与波兰领导人毕苏斯基的合影认出来的。他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给亲人报仇,1919—1920年间彼特留拉的部队在乌克兰大肆屠杀犹太人,各种估计受难者在35,000与50,000人之间,施瓦茨巴德的15个亲人全部遇害,无一幸免。这与日后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相比自然还是“小巫见大巫”,但在当时已经够骇人听闻的了。

被告辩护律师团以著名左翼律师亨利·托雷(Henry Torrès,1891—1966)为首(托雷自己便是犹太人),他在法庭上对陪审团成员说:民族的声誉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都系于他们的裁决,假如没能听到公正的裁决,“法兰西将不再是法兰西,巴黎也将不再是巴黎。”审讯历时8天,最后陪审团却只经过35分钟讨论便宣告被告无罪。法不容情?法也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