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马其诺防线:愚蠢的杰作造就希特勒声望(第3/3页)

(14)窄轨(600毫米)铁路系统,用以快速运送兵员、弹药和给养。这是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使用过的类似系统发展来的,但以内燃机车取代了此前的蒸汽机车,也使用电动平车。

(15)与民用电网相连的高压输电线,埋设在地下。和防线内发电设备一起,构成供电的“双保险”。

(16)铁轨重炮(heavy rail artillery),用机车牵引至预先计划的位置,以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德军从正面发起进攻,马其诺防线无疑是极难跨越的一道障碍。但是希特勒采纳曼施坦因的建议,从侧翼阿登地区突破,绕到后面,它就完全不起作用,成了德国人参观的一个战利品。希特勒应该感谢法国那些愚蠢的当权者,在极其关键的那几年,他们把很大部分的国防经费投到修筑这条防线上,这对法国改进军队武器装备不能不产生严重影响。战争一打响,人们马上就看出当初雷诺和戴高乐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为时晚矣!

附带说说,在希特勒准备对捷克、波兰发动战争的时候,为防备法国从西边进攻,在其西部边境沿莱茵河也修建过一条“齐格菲防线”(Siegfried Line),不过那与法国马其诺防线相比还差得很远。

7月6日希特勒乘专列回到柏林,欢迎的场面盛况空前。从火车站到总理府,一路上人山人海,他站在敞篷车上频频向人群招手致意,出尽风头,进入总理府以后还不得不三次走到阳台上与欢呼的人群见面。西线的胜利显然比此前在奥地利、捷克、波兰取得的胜利更令德国人欢欣鼓舞,因为它一洗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和《凡尔赛和约》的耻辱。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希特勒在德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