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亲情与爱情(第8/9页)

贤侄孙赵厚明先生是日中友好之希望所在。吾辈仇怨太深,一时难以化解,唯有托付于时间去消融。然日本在中国从不缺乏朋友,过去如此,现在亦然。贤侄孙对我等老兵珍视历史之心情甚为理解支持,带我参观阁下收藏之未展出战场遗物。秋吉极为荣幸地在阁下藏品中看到我113联队军旗残片。此残片虽不足两平方尺,但作为前113联队之幸存者,作为视联队旗为军魂之每一名本联队士兵,无论是战死者还是幸存者,均会顶礼膜拜之,五体投地之,泪流满面之。

秋吉不知广陵君何以夺得此联队旗残片,日本公开战史均记载113联队队旗在全军“玉碎”前为真锅邦人大尉奉命烧毁。也许阁下知道,整个二战期间,日军联队军旗共444面,均由日本天皇陛下亲手授予。无论是美国军队还是中国军队、英国军队,均无有夺得日军联队旗之荣耀。所有军旗,均因日本战败而悉数焚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之军队,能如日军视军旗为最高荣誉,人在旗在,人亡旗毁,似樱花入泥,菊香遁空。据在下所知,目前在全日本的战争纪念馆中,仅有东京靖国神社“游就馆”里珍藏有一小抔奉烧军旗之余烬,一支军旗旗杆和一个旗冠,以及好不容易珍藏下来的几小块军旗之覆面,它们都属于骑兵第26联队,已为日本之国宝矣。广陵君是最幸运之中国军人,也是秋吉要特别感谢之朋友。如不是阁下仔细收存,历史将在这里出现一个巨大缺陷。经与赵厚明先生认真协商,秋吉以不菲之资购得此珍贵联队旗残片。此物虽为阁下战利品,但秋吉得知,广陵君百年之后,所藏战争文物将作为阁下之遗产转赠赵厚明先生,在下不揣冒昧,窃忧赵厚明之命,难以承受如此宝贵之财富。暴殄天物,亦未为一定。再则,广陵君上次送还秋吉“千人针”之大义,在下及家人没齿难忘,感恩不尽。君言:“是你的,你就带走。”信哉斯言。在下窃以为,“千人针”如此,联队旗残片亦然。这是日本军队之历史,我等较之于阁下,更有责任和义务保存收藏。切望广陵君谅解在下先斩后奏之罪,更望阁下理解我等老兵魂魄之所依所恃。

广陵君,国之立,在于兵之立;兵之立,在其魂之立。兵魂永存,其武运长久矣!你我均曾为日中两国军人,我之军旗你可夺得,我也可夺回。此乃军人之宿命对决也!

在下本该复上昆明,探望老友。但因行程安排原因,不得不从芒市直飞上海。他日春和景明、怒江水清之时,再来拜访广陵君,聆听阁下之教诲。

祈愿病体康复,寿比南山!

秋吉夫三 敬上

平成十年(1998)七月十三日

1944年9月3日,赵广陵的连队和兄弟部队一起攻击到日军松山守备队最高指挥官的堑壕前。之前抓到的两个濒死的日军俘虏承认他们是113联队军旗护卫队的士兵。这极大地激励了远征军官兵的士气,因为他们知道,军旗护卫队是日军联队中最精锐的单位,多则一个中队,少则一个小队,都由战术素养最好的军官和士兵组成。日军还有一个规矩,军旗在,联队番号就在;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旦军旗有危险,他们的指挥官会毫不顾惜士兵的生命,拼光整支部队也要把军旗夺回来。而在战场上,日军联队军旗肯定和最高指挥官在一起。一面军旗,是战场上日本军人拼死抵抗的信念与支撑,实际上也负载着军国主义的不死阴魂。

远征军前线指挥官下了命令:攻克这个堡垒,谁夺得日军军旗,击毙或活捉日军最高指挥官,奖励法币一万,官升三级。

那时远征军官兵们已经不在乎什么重赏和升官了,都杀红了眼,都在搏命了,也都要拼死把对方的荣誉和生命踩在脚下。营长、团长都提了“汤姆逊”冲锋枪冲在前面,有个操作火焰喷射器的喷火兵也不管什么风向了,操起喷火枪就打,结果逆风,一个火团反扑过来,将他自己烧成了个火球。一个营长率先跳进了鬼子一人多深的堑壕,打光了枪里的子弹,竟然被一个力大无比的鬼子用刺刀挑起顶了出来。战场上到处都是翻滚在一起的两军士兵,僵持不下时便会传来一声闷响,也不知是哪方的士兵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还有的士兵知道自己拼刺刀拼不过鬼子,干脆就全身挂满了手榴弹,冲入敌阵后便拉开引线与鬼子同归于尽。战后远征军才查清,松山日军守备队的军旗护卫队不过是一个小队,五六十人左右。经过近三个月的战斗,最多剩下不过二三十人,但那场战斗却是松山攻击战中最为惨烈的。赵广陵带着两个兵冲进一个“冂”形的地下坑道,赵广陵从左,让那两个兵从右,在拐角处他就闻着了烟火味,那里还挂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布帘。赵广陵先冲里面扫射一通,撩开布帘就用日语大喊:“缴枪!投降!远征军不杀俘虏。”一个半蹲在一团火堆前的鬼子军官根本不为所动,反而把手伸进火里,不断将没有烧尽的军旗往火里添。赵广陵反应过来了,一梭子子弹打过去,从那头攻过来的两个士兵也是一顿狂射。鬼子军官倒下了,压在了火上。赵广陵冲过去踢开尸体,只拣得两片巴掌大小的113联队军旗残片。当时他并没有当多大回事,只是将这两块碎布片作为个人的战利品收存了。战斗那么残酷,哪还有心思去邀功。李弥后来到美军医院给他颁发四等云麾勋章时,还责怪他为什么不早报告夺得日军军旗残片的事情,不然岂止给他升一级少校。赵广陵的回答是:不是一面完整的军旗,就不算一桩完美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