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2/5页)

吕山德与阿基斯二世似乎也保持着亲密关系,他们两人都希望消灭雅典帝国并代之以斯巴达霸权,但很多斯巴达人并不这么想。两人还在战争末期的战略设计中有过合作。我们有理由支持这种观点,即吕山德在获得显著地位之后,便与阿基斯二世成了政治盟友。我们很容易相信,吕山德从这种关系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因为他为了满足个人的政治野心,孜孜不倦地加强自己与有影响力的斯巴达人的私人关系。“他似乎天性热衷于关注有权势的人,这超过了一般斯巴达人的习惯。并且他为了获得好处,很乐意忍受有权势者的过分行为。”(Plutarch,Lysander 2.3)即便在斯巴达人当中,他的竞争意识和野心勃勃也很突出。

吕山德想要的是荣耀,但他的动机也包括追逐权力。根据一种可信的传统说法,他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后期曾企图改变斯巴达宪法,以便称王。前407年他接过海军指挥权时,无疑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野心。他强烈的个人愿景驱动着他,让他表现出独特才华,使斯巴达人觉得他是个不可或缺的奇才;但如果他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抵触,那他是不会顾及后者的。

前407年春季,吕山德率军穿过爱琴海,开赴伊奥尼亚,沿途收拢战船,在抵达小亚细亚时已经拥有了70艘三列桨座战船。他没有像之前的海军司令那样将基地设在米利都,而是在更北方的以弗所。米利都作为基地的缺点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它位于萨摩斯岛以南,这意味着任何前往海峡的斯巴达舰队都会被雅典人拦截。以弗所位于萨摩斯岛以北,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它还有其他优点:它离波斯行省的首府萨第斯更近。以弗所深受波斯文化影响,带有波斯风情;波斯官员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吕山德可以更方便地运用个人才华去影响盟友和出资人。吕山德还觉得以弗所的贵族“既友好也热忱地支持斯巴达的事业”(Plutarch,Lysander 3.2)。

与他的几位前任不同,吕山德懂得一个合适港口的重要性。这个港口必须有适宜的规模、条件、人口和地理位置,足以维持一支舰队和一支陆军。以弗所符合这些要求,所以他立刻着手将它转变为一个商业中心和重要的船坞。但完成这些事情需要一些时间,吕山德利用了雅典人的耽搁,改良了伯罗奔尼撒人在三列桨座战船战争中的战术和技能。他很乐意让时间这么流逝,不寻求交战,而是准备自己的舰队,建造自己的基地,训练自己的水手。他需要水手的军饷,而小居鲁士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野心勃勃的年轻王子与同样野心勃勃的斯巴达指挥官会面,是历史的关键时刻之一,在这一时刻个人对重大事件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吕山德是小居鲁士的完美人选,他也非常擅长赢得野心勃勃的青年王室成员的信任。他擅长不露声色和玩弄诡计,并因此而闻名。他“用距骨欺骗孩童,用誓言耍弄成年男子”(Plutarch,Lysander 8.4)。吕山德是斯巴达人当中唯一一个能和小居鲁士愉快相处并从他那里获得胜利所需的支持的人。

小居鲁士与吕山德的合作

从一开始,两位领导人的相处就特别融洽。吕山德将之前的失败和误会都归咎于提萨弗涅斯(他是帕丽萨提斯的死敌),并请求王子改变波斯的政策,全面支持斯巴达人,反对共同的敌人。小居鲁士答道,他愿意为了胜利尽一切努力。他带来了500塔兰同,并许诺自掏腰包帮助斯巴达人,如果这还不够,就打碎他的宝座(用金银制成)。小居鲁士只是在故作姿态,并非真心诚意。因为当吕山德要求小居鲁士将桨手的军饷翻倍以诱使雅典舰队的桨手投诚时,年轻的王子不得不承认,他只能按照条约规定,支付每人每天3奥波勒斯的军饷。

但吕山德发挥了他作为廷臣的本领,“通过谈话时奴颜婢膝的尊崇”(Plutarch,Lysander 4.2)赢得广年轻王子的欢心。两人告别时,小居鲁士询问怎么做才会让吕山德最高兴。吕山德答道:“如果你给每一位桨手的军饷增加1奥波勒斯。”(Xenophon,Hellenica 1.5.6)小居鲁士不仅同意了,还偿付了军饷欠款,并给了吕山德一个月的军饷作为预付金。只有王室王子和王后宠儿才能无须向上级申请,就提高斯巴达人的军饷。

不过,吕山德还是完全依赖波斯王子的善意。为了增强他自己的势力,他在以弗所召集伊奥尼亚各城邦最有权势的人开会,敦促他们组成政治团体,并向他们保证,如果他打赢了战争,会将城市的控制权移交给当地贵族。这个承诺为他赢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大量的财政援助。他这么做当然是让这些富人效忠于他本人,将来就可以利用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普鲁塔克所说,他卖人情给他们,“在他们当中播下了斯巴达霸权的种子,后来他真的将种子培植为参天大树” Lysander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