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6页)

雅典使者的发言是故意挑衅,刻意要激怒斯巴达人,促使其违背誓言、开启战争吗?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以为获得和平的唯一办法是安抚怒火,用一团和气的方式解释分歧并做出让步。但有的时候,阻止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威慑对方,展现己方的力量、自信与决心。这种策略如果能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下,比如为斯巴达人提供仲裁选项,就会特别有效。至少最可靠的同时代亲历者告诉我们,此时雅典人还不希望发生战争:“他们想明确地展示自己城市的力量,使那些年纪较长的人记起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且告诉年纪较轻的人所不知道的东西。雅典人认为,听了他们的论点后,斯巴达人会倾向于和平,而非战争。”(1.72.1)

考虑到斯巴达国王一般对战争与和平的决策很有影响力,雅典人的策略似乎特别合理。前432年,斯巴达唯一一位掌权的国王是阿希达穆斯二世,他是伯里克利的私人朋友,“一个以睿智和审慎闻名的人”(1.79.2),他很快就会表达对武装冲突的反对。外邦人发言之后,斯巴达人全都离开了会场。尽管公民大会敌视雅典,并自信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打败雅典,但阿希达穆斯二世不敢苟同。他坚持认为,雅典的实力比斯巴达习惯面对的那种力量要强,而且性质完全不同。雅典是一座有城墙的城市,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是一个海洋帝国,拥有制海权,它能够打一场斯巴达人闻所未闻的战争。阿希达穆斯二世告诉大家,他担心“这场战争会一直打到我们儿女的时代”(1.81.6)。不能简单地提议接受雅典人的建议。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温和的替代方案:斯巴达人应当姑且满足于发表正式的投诉;与此同时,他们应当为谈判破裂的局面做准备,准备迎接实际上可能发生的那种类型的战争,也就是说,他们应当从蛮族(主要指波斯人)和其他希腊人那里寻求船只支援。如果雅典人妥协,斯巴达就不采取任何行动。如果雅典人不妥协,那么两三年之后,在斯巴达人准备更充分的时候再开战也不迟。

不足为奇的是,国王的提议遭到了科林斯人、其他怨恨雅典城邦的人以及急于采取行动的斯巴达人的反对。他们相信,要挽救波提狄亚,务必火速行动起来。尤其是科林斯人想要的不是解决纠纷,而是自由行动、一劳永逸地消灭克基拉;他们还想向雅典人复仇,甚至打算消灭雅典帝国,斯巴达的主战派也同意这个目标。将过去五十年里的一些事件,如克基拉、波提狄亚和墨伽拉的事件综合起来考虑,大多数斯巴达人似乎相信科林斯人描述的画面:雅典人的傲慢令人不堪忍受,他们的实力日益增长,对其他人构成了威胁。

好战的斯巴达监察官斯提尼拉伊达发出的简短而直言不讳的回应非常有代表性:

我不理解雅典人的长篇大论。他们自吹自擂,但也不否认,他们损害了我们的盟邦和伯罗奔尼撒的利益……其他人或许有很多金钱、船只和马匹,但我们拥有优秀的盟友,我们不能把盟友出卖给雅典人。我们也不应当屈服于法庭或言辞的裁判,因为伤害我们的不是言辞。我们应当调动全部力量,快速向敌人复仇。我们受到了极大冤屈,任何人都不要说我们需要时间慢慢斟酌;那些打算伤害我们的人倒是要多花点时间,好好想想。那么,斯巴达人,用无损于斯巴达荣耀的方式,投票支持战争吧!不要让雅典人发展得更强大,不要背叛你们的盟友!让我们在诸神佑助下,出征讨伐那些伤害我们的人!(1.86.1-5)

监察官声称无法判断辩论中哪一方的呼声更高,但“希望通过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使斯巴达人更加渴望战争”,于是要求分组表决。表决结果是,多数人认为雅典人违背了和约;这实际上是要求开战的表决。

斯巴达人此时并没有受到直接威胁,不能指望从战争中获得什么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也没有受到任何直接的伤害和挑衅。那么,他们为什么决定打一场可能会非常漫长而艰难的战争,并且面对的是一个有着独特优势的强大敌人?正常情况下非常保守、主张和平的斯巴达多数派(在谨慎而德高望重的阿希达穆斯二世的领导下)被什么打败了?修昔底德相信,斯巴达人投票选择战争,不是因为他们被盟邦的论点说服了,“而是因为他们担心雅典人会变得更加强大,因为他们看到,希腊的大部分已经落在了雅典人手里”(1.88)。他对战争起因的一般解释是:“我认为,战争真正的起因——不过很少被人提及——是雅典人实力的壮大,这让斯巴达人心生恐惧,迫使他们选择战争。”(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