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5/13页)

21 伯罗奔尼撒人的城墙是这样建筑的:它包括两道环式城墙,一道对着普拉提亚,另一道对着外面,以防御雅典人的进攻,[2]两墙之间相距约16脚尺。[25]在两墙之间16脚尺的空隙间,他们搭建了一些小屋,分兵驻守在里面。整个建筑连成一体,[26]所以从外面看好像是一堵厚厚的城墙,两边都有雉堞。[3]每10个雉堞就建有一个高大的城塔,城塔的厚度和城墙一样;从城墙里面翻越城墙到达外面,除了从两塔之间穿过以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从墙上通过。因此,在风雨之夜,雉堞中空空荡荡,他们驻守在城塔中,在塔中保持警戒,在塔上居高临下,况且塔与塔之间相距不远。这就是这种城墙的结构,普拉提亚人就是被这种城墙围困着的。

22 一切准备完毕。等到一个暴风骤雨而无月光的晚上,他们在这个计划的发起者的指引下,偷偷地溜出城外。他们首先越过环城的壕沟,直抵敌人的城墙下,没有被哨兵发觉;因为天色黑暗,哨兵看不到他们,在狂风怒号中,哨兵们也听不到突围者所弄出的声音。[2]他们彼此之间也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他们的兵器相互碰撞而被敌人察觉。他们配备着轻武装,只有左脚上穿着皮鞋带,以免在泥沼中滑倒。[3]他们来到两个城塔正中间的一个雉堞下,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是无人防守的。那些搬梯子的人率先到达那里,把梯子安置好;然后由科罗布斯之子安米亚斯率12名轻装战士爬上城墙,这些士兵都只佩带匕首,穿着胸甲。安米亚斯是第一个登上城头的,他的部下随后鱼贯而上,他们每6人一组分途走向两边临近的城塔。他们的后面,则是另外一些轻装士兵,他们拿着长矛,他们的盾牌由后面的人拿着,当他们和敌人接战时,后面的人就可以把盾牌递给他们。[4]直到他们很多人都爬上城墙的时候,才被塔楼中的哨兵发现。这是由于一个普拉提亚人在抓着雉堞时,把一片瓦碰落而发出了响声。[5]于是哨兵马上叫喊,守军冲向城墙。但是,天色漆黑,暴雨连降,他们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危险;而留在城中的经过挑选的那些普拉提亚人冲出城来,向他们自己人正在翻越的地方的对面城墙进攻,以尽量分散敌人的注意力。[6]因此,敌人在各个地方都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人敢于离开自己的岗位去援助别人,也猜不出发生了什么变故。[7]同时,那些作应急之用的300名士兵冲出城外,向发出警报的地方跑去。他们还发出烽火信号向底比斯人求援。[8]但是城里的普拉提亚人也从他们自己的城墙上点燃多处烽火,这些烽火是他们事先准备好的,专为此事用的,目的在于使敌人无法辨别烽火信号,在普拉提亚人安全逃走之前,不知道事实发生的真相,因而不发兵来援助他们。

23 同时,最早登上城墙的普拉提亚人夺取了两个城塔,杀死其中的哨兵,自己把守着两塔之间的通道,使敌人的援兵不能通过这条道路来向他们进攻。他们又把梯子从城墙上搭靠在塔上,派一些人到塔顶上去,这样从制高点和地面上投射,以阻止敌人向这里靠拢。同时,他们的大多数人把许多梯子靠墙外放着,把雉堞毁掉,从两塔中间通过。[2]每个越过城墙的人,就立即在壕沟旁边各就各位,从那里向所有沿着城墙来阻止他们的同伴越过城墙的人射箭,投掷标枪。[3]当所有其他的人都越过城墙以后,在塔顶上的那些士兵下来了,最后那些人还颇费了些周折,才来到壕沟边。就在这时,手举火把的300名士兵赶到这里。[4]普拉提亚人站在壕沟边,在黑暗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敌人,他们向这些没穿戴盔甲的敌人射箭,投标枪。火把的光亮使敌人无法看清他们;因此,就是最后一个人也越过了壕沟,虽然是经过艰难险阻才做到的。[5]壕沟里的水已结冰,但硬度不够,不能从上面行走,当时刮东风,而不是北风;夜里,随风而来的降雪使壕沟水位上涨,因此,在他们蹚过壕沟的时候,这种带冰的水差不多有齐胸深。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设法逃掉,主要是暴风雪的缘故。

24 所有普拉提亚人都从壕沟出发,沿着通向底比斯的道路前进,英雄安德罗克拉特斯的神庙在他们的右边。他们认为这条道路是通向敌国领土的,因而敌人不会猜着他们是走这条道路的;事实上,他们能够看见伯罗奔罗奔尼撒人举着火把,在通往雅典的路上,向基赛龙、德罗斯开法莱或奥阿克亥兹追踪而去。[2]普拉提亚人沿着通向底比斯的道路走了六七斯塔狄亚[27]的路程,然后停下来,沿着往山地去的道路,向爱里特莱和海希亚地方进发。到达山地后,他们又安然抵达雅典,总共是212人。有些没有越过城墙的,又返回城里;一个弓箭手在外面的壕沟旁边被俘虏了。[3]这时,伯罗奔尼撒人不再追寻,而是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了。城内的普拉提亚人对城外所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那些跑回去的人告诉他们说,出城的人全都被杀害了,所以天一亮他们就派遣一个传令官,请求休战,以便他们可以收回死者的尸体。但是当他们得知真实情况,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些普拉提亚人就是这样越过城墙,到达安全地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