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漫长投降的开端(第5/8页)

7

柏林落入红军手中之后,布拉格便是仍被德国人控制着的唯一一个中欧的大首都了。俾斯麦曾说过一句名言:谁控制着布拉格,谁就控制着整个中欧。这句话对丘吉尔来说,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4月的最后一天,他发电报给杜鲁门说,由巴顿来解放布拉格“很可能完全改变捷克斯洛伐克的战后局势,并且有可能对邻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警告说,如果西方却步不前,捷克斯洛伐克“将会走上南斯拉夫的道路”。

国务院敦促杜鲁门要注意这番话,代理国务卿约瑟夫·格鲁补充说,向横贯布拉格的沃尔塔瓦河发起进攻,将会为美国人在将来与苏联人的谈判中提供优势。杜鲁门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一点做出客观评价。参谋长们转而询问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答说,红军处于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绝佳位置”,他们肯定会在巴顿之前抵达布拉格的。

……除非接到联合参谋部的命令,否则,我不会尝试任何仅仅是为了得到政治上的好处,而在军事上并不明智的行动。

认为苏联人将首先抵达目标的看法——和人们对柏林的断言一样——不攻自破了。巴顿突然穿过德国边界,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抵抗。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的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博士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声叫了起来。“哈尼奇卡,哈尼奇卡!”他哽咽地喊着他的夫人,“美国人刚刚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巴顿越过了国境线!”

仅仅几个星期之前,如果是俄国人正在接近布拉格的话,他同样也会如此热情。那时,他还是信任斯大林的。1943年,他去了莫斯科,“在极其融洽、友好和诚恳的气氛中”,他与苏联人签订了一项战后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他让他的同胞们放心,斯大林已答应保持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苏联认为,共和国会保持民主与进步……苏联没有向我们提出任何特殊的要求。我们的政策就是我们民主主义多数派的政策。”爱德华·贝奈斯说。

甚至在1944年底红军进入他的国家,并且当地共产党人开始夺取政权的时候,这种信任都没有动摇过。当时,有人要求让外喀尔巴阡—罗塞尼亚地区脱离捷克,加入苏联。后来,在苏联政委们和俄国秘密警察的帮助下,“民族委员会”成立了,其任务是夺取城市与村镇的行政权。那些试图反抗的人都被当作德国人的合作者关进了监狱。斯大林写信给贝奈斯,说这一切都是“误会”,但是,这一地区的人民希望脱离捷克,他又能怎么办呢?同时,他又向贝奈斯保证,他无意破坏与捷克斯洛伐克达成的协议。

然而,令人担忧的报告不断传来。共产党人的活动日益猖獗,而红军也采取了诸多恐怖行动。到了1945年3月中旬,贝奈斯终于相信,他的流亡政府不能再留在伦敦。回捷克斯洛伐克的途中,他在莫斯科做了短暂的停留。斯大林设正式晚宴招待了他。元帅举杯为斯拉夫的团结祝酒,并指出,红军并不是“一支天使部队”,如果做出了什么不好的行为,应该予以原谅。他呼吁,每个民族都应独立,无论它是好是坏。“苏联不会干涉盟国的内部事务。我知道,甚至在你们中间,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转向贝奈斯,“也许,就连您都有些疑虑。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们绝不会干涉盟国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列宁的新斯拉夫主义,我们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人将遵循这一原则。”

在克里姆林宫的密室里,来自伦敦的代表开始了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代表的会晤。一个新政府产生了。表面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六个政党在这个政府中享有相等的席位。但该政府还包括六名“非政治”成员,他们都是“享誉全国的名人和专家,不必考虑其政治倾向”,尽管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共产党人或其支持者。这样的结果便是,共产党可以左右新政府做出的一切重要决定。

在被德国人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一些过去独立活动的地下组织开始了联合行动。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阻止德国人对国家财产进行破坏,并确保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真正民主。

与其他东欧和中欧的城市不同,布拉格几乎完全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它那风景如画的城堡、教堂和桥梁——看上去简直像是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都仍完好无损。5月4日下午,迫不及待的布拉格市民打乱了地下组织开始暴动的时间表。他们拆除用德文书写的路标,或者将其涂上油漆,然后再写上爱国标语。布拉格电台威胁说,要严惩这种恶意破坏行为,但是这些警告没有产生任何效果。第二天一早,街头小贩开始公开售卖镶有黑框的小幅讣告,上面写着:“第三帝国——人类的祸害。”讣告底部是一句古老的捷克谚语:“气球吹得过胀就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