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西线的胜利(第6/7页)

现在,莱比锡余下的唯一顽强抵抗就是纪念碑那里了。此时,庞塞特已经擒获了十七名美国战俘。八英寸的炮弹对这座建筑轰炸的效果甚微,有些甚至一接触到花岗岩就弹跳了开来。这似乎将是一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围攻。第二七三团的审讯员汉斯·特雷弗斯上尉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告诉团长C.M.亚当斯上校,他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庞塞特投降。特雷弗斯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36年与他的父母一起逃到美国,六年后作为优等生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

下午三点,特雷弗斯在该团主任参谋乔治·奈特中校和一名手持白旗的德国战俘陪同下,爬上了纪念碑后部纪念品商店门前的台阶。庞塞特和另外两名德国军官走了出来,与这几个谈判者见面。

特雷弗斯告诉庞塞特,抵抗是愚蠢的,“你们不可能打赢。战争已经输掉了。聪明的话,最好立刻投降,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

“我本人接到了元首下达的命令,不准投降。”庞塞特回答说。他还拒绝释放那十七名美国俘虏,也拒绝用他们来交换德国俘虏。不过,双方同意停火两小时以撤退伤员。

美军医务人员开始转移十几名伤员,特雷弗斯则继续与庞塞特在纪念品商店前争论着。五点左右,他终于说服了庞塞特,允许自己到纪念碑里去继续谈判。

在莱比锡的其他地方,战斗已告结束,只是偶尔会有人放几下冷枪。美国部队从城中蜂拥而过。大兵们乘着吉普车或卡车在街道上来回奔驰,手里挥舞着纳粹的旗帜。一个美国大兵站在卡车车厢里,用一把黑梳子把胡子梳成希特勒的样式,同时还高唱着《霍斯特·威塞尔之歌》(4)。见此,就连德国人都哄笑了起来。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这应该是多年来第一次放声大笑。

午夜时分,特雷弗斯和庞塞特还在争论。“如果你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庞塞特说,“那我根本就不会跟你谈话。四年之后,我们会在西伯利亚见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特雷弗斯说,“现在牺牲这些可以用来对付俄国人的士兵不是很可惜吗?”

“是的,但我接到了不准投降的命令。”

“我相信你肯定熟知洪堡亲王的故事,”特雷弗斯提到了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5)的一出戏,“他没有服从命令,却因而为选帝侯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过了一会儿,特雷弗斯告诉庞塞特及其军官们,师部刚才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庞塞特自己走出纪念碑投降,就允许他的部下一个接一个地跟在他后面走出来。庞塞特接受了。4月20日凌晨两点,他大步走出了纪念碑大门。纪念碑的战斗结束了。

但是,正当特雷弗斯准备释放其他的德国人时,奈特上校说,这里面有一点误解。师指挥官埃米尔·F.莱因哈特只允许释放庞塞特,其他的德国人应该暂时被关在纪念碑里。特雷弗斯回到其他德国军官面前,试图说服他们接受新的条件。他劝诱说,如果他们答应不逃跑,他将为他们争取在莱比锡的四十八小时行动自由。只有一名德国军官坚持原来的条件,特雷弗斯很快就放了他。不管上级有何命令,特雷弗斯觉得自己不能食言。接着,他劝说奈特批准四十八小时的行动自由。“但是,”奈特说,“那样我们就必须在不让莱因哈特知道的前提下,让这些人进出纪念碑。”

德国士兵被解除了武装。与此同时,特雷弗斯鼓励大约十五名德国军官离开纪念碑回家。四十八小时后,他回来接他们,所有人都在那里等候。只有一名军官没来,但是留下了一封表示歉意的信。

整条西线上,此类奇怪的投降方式遍地开花。比如很多时候,一个美国人简单地拿起电话,便和下一座城市的市长安排好了该城的和平投降。

事实上,西线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凯塞林认为,他仍旧应该尽全力守住首都前沿的易北河一线,这样,希特勒就可以将柏林的全部兵力投入与布尔什维克的最后一搏。

然而,防守这一战线的指挥官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在没有接到命令,甚至没有请示元首总部的情况下,瓦尔特·温克将军便命令他的第十二集团军掉头后退。他的手下转身背对美国人,开始向布尔什维克进军。


(1)Robert Edward Lee,1807—1870,美国军事家,南北战争时期任南方邦联的总司令,多次取得著名战役的胜利。1865年,他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向敌军投降,从而结束了内战。——译注

(2)六天后,比德尔·史密斯在巴黎斯克里布酒店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柏林“已不再重要了”。一个记者问,艾森豪威尔是否因为同俄国人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才在易北河停止了前进。“不,”史密斯回答,“我们同俄国人达成的唯一协议,是关于在什么地方与他们会师的协议。在不久前我们的来往信件中——应该说,是六到八周以前——我们同俄国人一致同意,将在莱比锡一德累斯顿地区会师。”第二天,德鲁·皮尔森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4月13日,星期五,即总统逝世的第二天,美国先头巡逻队已经到了波茨坦——该城之于柏林相当于布朗克斯之于纽约——虽然官方可能会否认,但这的确是确凿的事实……但是,第二天,这些部队却撤出了柏林郊区,退到了南面约五十英里处的易北河。之所以下令进行这一撤退,主要是因为事先已同俄国人达成了让他们攻占柏林的协议,同时也是因为俄国人坚持应该遵守这一协议。”哈里·霍普金斯愤慨地作了回答。德鲁·皮尔森的说法并不正确。在雅尔塔会议上,并未达成任何应让俄国人先进入柏林的协议。事实上,我们甚至都没提过这件事。盟军参谋长们同俄国参谋长们以及斯大林,只是就总的战略达成了协议,双方都将以全力推进。这是实情。但霍普金斯接下来的话,透露出他根本不知道易北河真正的情况。同样,说布雷德利将军在易北河停步是应俄国人的要求而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率先进入柏林,这也不正确。布雷德利的确已经派一个师进入了波茨坦,但它离主力部队很远,后勤供应不够充足。任何了解这一情况的人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够攻占柏林的话,就一定会攻占它。那将是我军的骄傲。但是,德鲁·皮尔森现在说总统曾同意由俄国攻占柏林,这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