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基础与原理远程作战与海上远征(第3/10页)

在派出确保作战线安全所需兵力后,如果还拥有一支超过对方的海军时,不妨迅速攻击渴望夺取的目标。在进行这样的攻击时,如果经过一个敌人控制并能掩护其舰船的港口,就必须对这个位置严加防范,确保它不足为害。因为从这种港口能截击进攻方的煤炭或弹药补给。

牙买加和圣地亚哥紧靠的向风海峡是美国大西洋各港口至巴拿马地峡的直接航道;加的斯和直布罗陀紧靠所有航船自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必经航道。这些位置的特点是,它们从翼侧威胁航道。假如敌人把战舰藏在港内,则必须派分遣队护航。这支兵力的组成和驻泊地点应该靠近该港,以能遏制港内舰船的活动为准。当敌人在活动范围之内的任何一港口,拥有一支优于这支分遣队的舰队时,它就会暴露在敌人舰队之下。1799年,法国布勒斯特舰队在地中海出现时,英国海军却分散成若干分舰队,其中可能不止一支分舰队被击破。分遣队可能会削弱主力部队的实力,但并不会削弱到使其无法向目标挺进的程度。英国拥有各种分布很广的重要权益,军事的、商业上,它曾感到其海上航线在许多地方受到许多港口在侧面的威胁,诸如布勒斯特、罗什福尔、费罗尔、加的斯、土伦等。这些威胁迫使它在每个港口外配置同港内兵力相称的分遣队。这种兵力部署以及它在阻止敌方数支分舰队联合进攻的行动中所发挥作用,往往掩盖了一个事实,即这些海上位置遭到了监视和钳制。正如一位陆军将领在陆上保卫进军路线以阻止一座要塞的威胁一样,不能攻克这个要塞,它就能威胁他的交通。

近来有人怀疑翼侧位置对交通线的作用,认为对交通线的目的地点进行集中设防更为有效。我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对比。马耳他能对一支前往埃及作战的西地中海国家的远征军的交通线施加影响,但这并不能否定在埃及设防的军事价值。1813年,威灵顿在控制托里什·韦德拉什以抵御陆上攻击,确保其在里斯本的海上基地的安全时,活动于菲尼斯特雷角外的美国私掠船竟能严重地扰乱该港同英国诸岛的交通联系。

假如一个据点,位于或靠近作战线,战斗舰队可从该线上安全通过,也可以通过迂回航线避开这个据点,完全摆脱敌人的搜索,则就可以改变交通线。或者,根据据点的特点或港内战舰的数量,派遣一支大型分遣队护送运输舰船通过这条线上比较暴露的部分。1779—1782年,英国就是用大型护航船队在战斗舰队的保护下支援直布罗陀。

舰队的补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补给舰船通过己方海军巡逻控制的航线输送补给;另一种是大型护航船队在一支武装舰船的保护下输送。主要补给需要依赖护航舰队,偶尔有运输船单独补充。必须严密防护护航舰队,因为敌人必定以其为攻击对象。因此,为保卫护航舰队而战,在海战中很常见。单独的补给舰船进行补给输送时,需要速度,避险的航线,巡洋舰级军舰的海上警戒。无论哪种方式,拥有两条或更多的补给线通往目的地或者舰队的位置,都是有好处的。此外,单艘舰船补给比大型护航船队更方便,因为保护大型护航船队会削弱作战兵力。美国正准备在巴拿马地峡设防,一旦发生冲突,便能便利地从海湾和大西洋、太平洋运送补给。

一支舰队离开本土远征时,不宜只靠一条补给线。对于作战兵力或战斗准备而言,集中是好事,但补给机制应该尽量避免单线。拿破仑就曾说:“战争的艺术在于巧妙地实行分散便于生存,并在这种方式之中迅速地实行集中以便进行战斗。”

如果由于监视途中港口而造成兵力分散,形成敌我兵力相当,或者所有兵力虽占优势,但在适当援兵到来前不能制服目标,兵力不应该分散,而是应夺取整个港口,或者在预估现有补给能维持到行动完成的情况下,继续前进,暂时放弃交通线,切断与基地的联系,使敌方的翼侧港口无下手机会。这种冒险,必须是在燃料非常充足之下采取的。没有武器,还可以逃跑,口粮不足,只要能维持生命就好,如果没有燃料,这艘船就既不能战也不能逃。

如果目标是敌人控制的一个港口或一座岛屿,则征服之后它未必能像在陆地上一样,立即对战争起决定作用。因为必需而有限的陆上交通线往往在一个要冲集中,占据这里就占据了绝对控制权。海上则几乎没有这样的要冲,因为海洋很开阔,可以采用多条航线,避免从战略据点近旁通过。一个陆上战略位置所具备的重要性在于被迫循一定的道路前进,如果改走其他道路,就会招致危险。当然,海上也有一些类似的要地,如直布罗陀。如果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或达达尼尔海峡,便可钳制黑海的俄国海军。假如一个海上强国控制了北海两岸,另一个海上强国位于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一线,则谁掌握多佛尔海峡谁就能阻止另一方的活动。苏伊士这样的运河也是类似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