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国的作战计划(第3/6页)

后来,有人指责这种安排,说罗伊斯将军在博弈中孤注一掷,如果运气不好,德国空军就会全军覆没。罗伊斯将军回答这些指责说,如果是“运气不好”,当然很可能出现,而且可能要出现的最好方法是又参与战斗又保存后备实力,若没有这些后备兵力,很可能就会造成战败,而当战败时,这些后备兵力又会轻易地被夺得胜利的敌人一扫而光。

独立空军入侵敌人领空并不是做表面文章,并不是为了向人们表示自己有能力飞到那里去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如果真是这种情况,敌人很可能会反抗,但可能不会采取很坚决的态度。因此,空军的第一个行动的开始就必须对地面目标采取有效的进攻行动。这些进攻行动会迫使敌人用最大的力量来反击,这正是每个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希望看到的,因为他的战略是逼迫敌人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并不是希望敌人保存实力。

因此,已经确定的,独立空军在它的第一个行动中必须处于对敌人领土采取进攻行动的地位。因为第一个攻击波会更多地遭到敌人的抵抗,故而决定首个攻击波不带炸弹,但要增加其弹药的定额,后续的各个攻击波则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炸弹。

当决定飞行突击时,各支队一般必须保持载重量许可的最高高度,以迫使敌人的飞机爬得更高,在高空中进行战斗,包括轰炸,必须在一开始就在高空中实施,以便避开高射炮的射击,这也是为了在精神上给部队增加自信。

根据突击的通常理解,曾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战线尽可能扩大,以便迫使同盟国的兵力更加分散;这就是讲,一过边境,突击纵队应向同盟国全部领土做扇形展开,这种办法是可行的。突击纵队所属的分遣队除非被消灭,否则会一直按照预先规定的路线前进,所以可以派给他们最合适的任务,即在打败敌人空军后,他们必须向前行进,尽可能长时间地深入敌人天空,使敌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最大可能的破坏,引诱敌人进一步来攻击,从而进一步消耗敌人的力量。由于这些原因,不同纵队的路线是根据标准来确定的,即用突击远离边界的政治中心和铁路中心甚至主要城市的办法,来使敌人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自己已被对方从空中制服了。

独立空军第一个行动的突击计划必须经过仔细研究,所有细节也要经过仔细检查,当独立空军司令发出行动命令时,各部队,从最大到最小的部队的指挥官都清楚地知道他们必须去做什么。

如果最初的进攻行动成功,已经确定随之而来的行动是,独立空军将同盟国军队的作战区从它们各自的土地上割开,准确地讲,就是切断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兰斯、夏尔维尔、吉维(以上均为法国城市)、迪南、那慕尔、圣通德及通格(以上均为比利时城市)。一线的法国和比利时领土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将被用来阻止军队和物资畅通,并阻止敌方军队在该线和边界之间的活动。

就像罗伊斯将军在他的备忘录中所讲,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并没有全部被人们接受。当敌人的独立空军部队已经减少到只剩一个微弱的力量时,他要用他的独立空军直接打击敌人的抵抗力量。换句话讲,他要用下面的方式来证明他的理论的最终结果:命令独立空军对敌人最重要、薄弱的中心进行肆无忌惮的进攻,以便使敌国人民处于极端痛苦的生活环境下,迫使他们放弃战争,乞求和平。按照罗伊斯将军的说法,这将是结束战争的最快速和经济的方法,敌对双方不需要付出惨重的血的代价和大量的财富,因为敌人的崩溃更多的是由于精神上的压力而不是其他方面,但是罗伊斯将军这种极端的理论并没有被政府采纳,或至少是没有被全部采纳。罗伊斯将军面对强大的反对声,他认输了,并且同意一旦夺得制空权,就用独立空军对同盟国军队在前线上的集结和行动进行破坏和打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切断大量的从法国和比利时领土上通往前线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并使这些交通在设定的时间内保持中断状态。这个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做不到,尤其是独立空军获得制空权后,剩余的力量还足以发动这样的进攻。如果这一目的不能达到,那么罗伊斯将军的极端理论就能付诸实施。

在同盟国军队的展开地区和法国、比利时领土之间选择一条隔离线,此隔离线经过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兰斯、夏尔维尔、吉维、迪南、那慕尔、圣通格和通格,并和法国与比利时的边界平行,围成一个纵深80~100千米的区域,如果把这个区域和其他领土切断,将使同盟国处于十分艰难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