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3/17页)

8.薛西斯战败,雅典人想趁机毁掉他的大桥,泰米斯托克利则极力劝阻。他这样说道:“与其逼迫薛西斯在绝望中死命顽抗,还不如将其赶出欧洲。”紧接着,他又派出使者去见薛西斯,向薛西斯说明,倘若不赶紧撤走,他将面临何等地步的危险。(公元前480年)

9.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进攻一座城池。他发现,城里的居民已将各处城门紧闭,由于处于生死存亡一线,这些人拼死抵抗,于是他为他们提供了逃生的机会。

10.同一个皮洛士,他在许多有关兵法的指令中提到穷寇勿紧追。因为,这不但可以避免敌人陷入绝境而进行拼死反扑,而且也能让他们更倾向于撤退,因为他们深知胜利者未必非置他们于死地不可。

不露败绩

1.有一次,罗马国王图卢斯·霍斯蒂柳斯和维爱人作战。阿尔班人扔掉罗马军队不管,冲上邻近的山丘。这一举动让罗马大军陷入险境。对此,罗马国王高声喊道,说是他下命令让阿尔班人这么干的,其目的是将敌人包围起来。结果,这一吼声增添了维爱人心中的恐惧,但却让罗马人增添信心。最终,他用这个计谋扭转了交战的局势。

2.战斗刚开始,卢奇乌斯·苏拉的副官便带着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队伍跑向敌军的阵营。对此,苏拉立即宣称,这是他特意安排的行动。如此一来,他不但让他的部下避免了惊慌失措,而且还使大家对这一安排会产生何等结果寄于某种期望而受到鼓舞。

3.也是这位苏拉,当得知自己派出的分遣队被敌军包围并被歼灭后,他担心这次灾难会让全军将士惊慌失措。于是,他这样告诉将士们:这是他故意派出去的辅助部队,特意让他们到那些危险的地方去,因为这些人密谋造反。如此一来,他便以加强纪律作幌子掩盖了一次非常明显的失败,而且,他让将士们深信他所说的是事实,从而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4.在国王西法克斯的使者以他的名义告诉西庇阿,不要奢望能跟他一起从西西里渡海去阿非利加时,西庇阿担心,如果告诉将士们实话——与外国军队联合的希望落空——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于是,他一方面打发这些使者,另一面却四处发布信息说:西法克斯特意派人前来与他洽议联合作战事宜。(公元前204年)

5.昆图斯·塞多留正在和敌人作战。一个蛮夷前来向他报告说,伊尔图莱乌斯被打败了。这个时候,他一剑刺进那蛮夷的胸膛,因为他担心传令兵会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影响部队的士气。(公元前75年)

6.雅典人亚西比德在和敌人作战中受到阿拜多斯人的攻击,局势危险。忽然,有一名传令兵正向他飞奔而来。在传令兵来到他跟前时,他发现此人脸色阴沉,于是,他便支开其他人,而单独与传令兵交谈。在交谈中,他获知他的舰队遭到法尔纳巴佐斯都督的包围。为此,他将消息封锁起来,既不让敌军知道,也不让自己的部属知道,他一方面停止了交战,一面迅速调兵营救他的舰队,并给他的友邻提供支援。(公元前409年)

7.当汉尼拔开进意大利时,有3000名卡佩塔尼人开小差逃跑了。他担心其他人也会深受影响,于是,他对外宣布:这3000名士兵是他亲自放走的,而且他还放走了一些从事一般工作的人。如此一来,他让大家更加相信他所说的是真实的。(公元前218年)

8.卢奇乌斯·卢库卢斯发现他原来的辅助兵力——马其顿骑兵突然全部跑向敌军阵营投敌去了。这个时候,卢库卢斯命令号手吹响号角,并抽调骑兵分队前去追击逃跑者。见此情况,敌人以为战斗开始了,便向逃跑者投掷标枪。如此一来,这些准备投敌的骑兵便觉得投敌之事不稳妥,而后面的骑兵又紧追不舍,于是,他们便向敌人猛扑过去。(公元前74年—公元前66年)

9.在卡帕多西亚,波斯人的将领达塔米斯与奥托弗拉达提斯作战。得知一部分骑兵逃跑后,他便要求其他部队紧追不舍,等到他追上了,就立即表扬他们,说他们求战心切的感情比他还强烈,并要求他们奋勇杀敌。(公元前362年)

10.当罗马人在战斗中被迫放弃土地时,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卡皮托利努斯却假称,罗马大军已经在另一侧翼打败敌军。通过这种做法,他让部下勇气倍增,进而赢得了胜利。(公元前468年)

11.格奈乌斯·曼柳斯正在与伊特鲁里亚人作战。他的同事,负责指挥左翼的马尔库斯·费边负伤,其部队开始后撤,因为他们以为执政官已经阵亡。这一撤退导致阵线被敌军突破,对此,曼柳斯镇定自若,他截住后撤的骑兵分队,大声高喊马尔库斯·费边依然健在,而且已经在右翼得胜。结果,他的这种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恢复了部下的勇气,进而夺得了胜利。(公元前4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