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2/17页)

42.一次,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斯在切尔松尼斯收到消息,斯巴达将领阿纳克西比乌斯正率部从陆路开进。伊菲克拉特斯便从他的舰队挑选一支强大的队伍,让他们上岸,在选好的地方设伏;同时,他下达命令,舰队跟往常一样出航并且摆出全部兵力都已经上船的架势。斯巴达人放松警惕,大摇大摆地行进,结果遭到了敌人的攻击,并被消灭。(公元前389年—公元前388年)

43.有一次,利布尼人占领了一处浅水滩地。他们跳到水里,只将脑袋露出水面,敌人看到后,以为该处水很深,便放心地追了过来。结果,敌舰搁浅,利布尼人俘获了这艘敌舰。

44.在赫勒斯谤,雅典将领亚西比德与斯巴达人首领明达鲁斯作战。明达鲁斯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和为数不少的舰队。对此,亚西比德做了这样的部署:派出少量部队于夜间登陆作战,并将他的一些船只隐匿到某些岬角侧后去。而他本人则亲自率领一支小分队出发,让敌人认为他兵力弱小。在敌军尾随追击时,他则拼命逃跑,将敌人引进预先设伏的地方。然后,他从背后对敌人发动攻击。在敌人上岸后,他就借助早在此埋伏的部队将其歼灭。(公元前410年)

45.还是这位亚西比德,有一回,在参加海战时,他让士兵在一个岬角上竖起几根桅杆,并要求留在那里的士兵注意:只要见到他发出开战的信号,他们就在这些桅杆上把帆扬起来。最终,他用这个办法迫使敌人退却了,因为敌人认为又有一支舰队前来支援亚西比德。

46.在一次海战中,罗得人门农统率一支200艘舰船的舰队。他想诱敌出战。为此,他做了这样的部署:只让他的一小部分舰船上扬帆,并要求扬帆的这些舰船先行起航。在看清楚他的舰队并数清楚数量之后,敌军前来迎战。最终,敌人受到了比实际数量多得多的舰船的攻击,结果大败。

47.有一次,雅典人的首领提谟修斯与斯巴达人在海上展开战斗。提谟修斯做了这样的部署:在斯巴达舰队一开进作战线,他就抽调20艘航速最快的船只采用一切手段千方百计袭扰敌人使其疲惫。待敌人不堪其扰,机动能力明显下降,提谟修斯便全速开进,攻击敌人。结果不言而喻,筋疲力尽的敌人难以抵挡提谟修斯。

欲擒故纵,力避出现困兽犹斗之势

1.在卡米卢斯指挥下,高卢人进行了一场战斗,战斗结束后,他们需要船只渡过台伯河去。对此,元老院投票,同意将高卢人送过河去,也同意为高卢人提供食物。后来,又有一次,在高卢人需要通过庞普汀地区时,罗马也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条路后来就起名叫“高卢通道”。(公元前349年)

2.当两位西庇阿都死后,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罗马的一名骑士提图斯·马尔奇乌斯。在马尔奇乌斯的指挥下,罗马人成功地包围迦太基人。迦太基人发誓要血战到底,于是,他们作战更加凶猛。发现这种情况后,马尔奇乌斯撤下了几个步兵支队,给敌军留出逃跑的空间,等到敌人慢慢分散开时,他再率部发动猛攻,因为此时攻杀不会对他的部下产生巨大的威胁。(公元前212年)

3.盖犹斯·恺撒将一些日耳曼人团团围住,这些日耳曼人因为无处逃生便拼命奋战。于是,恺撒下令部队放缓进攻,留出缺口,让敌人逃生。等到敌人逃散时再率部攻击。

4.罗马人在特拉西梅诺湖被汉尼拔包围,他们拼命抵抗。汉尼拔网开一面,给罗马人逃生的机会。罗马人开始溃散,溃逃中的罗马人遭到汉尼拔的猛烈进攻,惨遭覆灭,而汉尼拔的部队并无多大损伤。(公元前217年)

5.埃托利亚人被马其顿国王安提柯团团围困,饥饿难耐,他们决心拼死一战。为此,安提柯撤走一部分士兵,为他们让出一条逃生之路。看到有路可逃,敌人拼命逃窜,安提柯从背后攻击他们,最终将他们粉碎。(公元前223年—公元前221年)

6.斯巴达人阿格西劳斯在与底比斯人作战时发现,敌人因为地形条件限制而陷入困境,由于绝望,他们拼死抵抗。这个时候,阿格西劳斯下令,队形松开,给敌人留了一条逃生之路。敌人见到生存的希望,便拼命逃跑,可是,在他们逃跑时,斯巴达人又重新包围他们,从背后攻击他们,而斯巴达的部队却并无伤亡。(公元前394年)

7.执政官格奈乌斯·曼柳斯作战归来时发现,伊特鲁里亚人夺占罗马人的营帐。对此,格奈乌斯·曼柳斯派卫队把所有的出口都堵死,如此一来,敌人坐不住了:既然逃生之路被堵死,便只能决一死战,依照这样的情况发展,格奈乌斯·曼柳斯也可能会战死沙场。在这个时候,他的副官开启了一个出口,为伊特鲁里亚人提供逃生的机会。不过,当伊特鲁里亚人涌向这个出口时,罗马人便来追杀他们,在前来支援的另一位执政官费边的支援下一举歼灭了敌人。(公元前4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