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第6/8页)

一九四三年七月五日,他对俄国发动了后来证明是最后一次的大攻势。德国陆军的精华——将近五十万人,加上配备有新式重型「老虎」坦克的十七个装甲师,向库尔斯克西面俄国阵地的突出部分进攻。这就是所谓「城堡计划」。希特勒认为这一攻势不仅能置俄国最精锐的百万大军于死地(就是这支大军曾在头年冬天将德国人从斯大林格勒和顿河赶出来),而且能使他再向顿河流域推进,也许甚至于能推进到伏尔加河流域,然后从东南迂回攻陷莫斯科。这一攻势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人对此已经早有准备。到七月二十二日,装甲部队的坦克已损失了一半,德军攻势已完全停顿,并开始溃退了。俄国人对自己的力量信心十足,他们不等德国的进攻结束,就在七月中旬向库尔斯克以北奥勒尔的德军阵地突出部分发动了他们自己的攻势,并且迅速地突破了德军阵地。这是俄国人在这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夏季攻势,自此以后,红军再也没有失去过主动权。八月四日,他们把德国人赶出奥勒尔,这个地方是德国人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攻打莫斯科时在南部的一个枢纽。

现在,苏军攻势已扩大到全线。八月二十三日,哈尔科夫失守。一个月后,九月二十五日,德国人被赶出了哈尔科夫西北三百英里的斯摩棱斯克。而在进攻俄国的初期,德国人曾经像拿破仑的大军那样,十分自信地从这个城市踏上通向莫斯科的大路。到九月底,希特勒在南路遭到步步进逼的军队退到第聂伯河一线和北自第聂伯河河曲的扎波罗日耶南到亚速夫海一线。顿尼茨盆地的工业区已经失守,克里米亚的德国第十七军团处于被切断的危险中。希特勒相信他的军队能够守住第聂伯河和扎波罗日耶以南的要塞阵地,这两条防线联在一起,形成了所谓「冬季防线」。但是俄国人甚至没有稍微停留一下进行休整。在十月分的第一周内,他们在基辅的北面和东南渡过第聂伯河。

十一月六日,基辅失守。到这个决定命运的一九四三年末,南部的苏军越过了希特勒部队一九四一年夏向俄国内地进军时轻而易举地取得初期胜利的那些战场,逼近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边界。

事情还不止于此。

那一年,希特勒的命运遭受到另外两个挫折,它们也标志着形势的转变:其一是大西洋战役的失利;另一是盟军加紧对德国本上进行破坏力极大的、夜以继日的空袭。

正如上面说过的,德国潜水艇在一九四二年击沉了盟军船只共计六百二十五万吨,其中大多数是开往英国或地中海的。要弥补这个损失,是远远超过西方各国造船厂的生产能力的。但是,到一九四三年初,由于利用了远程飞机和航空母舰,特别是由于有了新技术,在海面船只上装设雷达,可以在敌军潜水艇尚未看到自己以前就发现了它们,因此盟军在对付潜水艇方面已占了上风。潜水艇在尚未驶近盟军护航舰队之前就遭到伏击而被炸沉,数量之多,使新任海军总司令兼潜水艇舰队司令邓尼茨起初怀疑是否有人叛国。但他很快就知道这并非有人叛国而是雷达造成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在二月、三月和四月这三个月内,被击沉的潜水艇正好是五十艘;而在五月分一个月内,就达三十七艘。这样迅速地损失下去,德国海军是受不了的,于是,还没到五月底,邓尼茨就自作主张下令将潜水艇全部撤出北大西洋。

九月间,它们又回到北大西洋,但在这年的最后四个月内,它们只击沉了六十七艘盟国船只,自己却又损失了六十四只潜水艇。这个比例决定了潜艇战的未日,并且决定了大西洋战役的结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九一七年,当德国陆军陷于困境时,它的潜水艇曾经逼得英国几乎屈膝投降。

一九四二年,它们眼看要实现使英国屈膝的目的了;这一年,希特勒的军队在俄国和北非也已被阻,而美英为了一面要阻止日军在东南亚的侵略,一面又要集中人力、武器和给养来攻打西方的希特勒欧洲帝国,也弄得焦头烂额。

一九四三年,他们在破坏北大西洋航运方面遭到了失败,虽然失败的确实消息使希特勒大本营的人们感到气馁,但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灾难性后果。因为,正是在这决定战局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大量武器和给养几乎毫无阻碍地运过了大西洋,这就使来年对「铜墙铁壁的欧洲」的进攻成为可能。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德国人民尝到了现代战争的恐怖滋味,而且是在他们自己的家门口尝到的。公众都不知道潜水艇的战况如何。虽然来自俄国、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消息越来越坏,但它们涉及的毕竟是远离本土几百或几千英里以外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可是,夜里有英国飞机、白天有美国飞机来进行的空袭,现在已开始摧毁一个普通德国人的家、他的工作的机关或工厂了。希特勒本人从来不肯去视察遭到轰炸的城市;看来这个任务对他简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戈培尔为此苦恼不堪。他抱怨说,他源源不绝地收到来信,「质问元首为什么不去视察那些遭受空袭的不幸的地区,为什么在任何地方都见不到戈林的面」。这位宣传部长的日记权威地描述了空袭给德国城市和工业区造成的日益惨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