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第5/8页)

德国人立刻获悉了他的下落,就派飞机到那山顶上空侦察,并且判定用滑翔机运载军队,大概可以登到那个顶峰,制服意大利宪兵警卫队,然后用一架小型费赛勒怪鸟式飞机把墨索里尼带走。这个大胆的计划于九月十三日执行,领导者是希姆莱的党卫队里另一名知识分子出身的暴徒,一个叫奥托·斯科尔兹内的奥地利人。他还将在本书末尾的另一次天不怕地不怕的冒险行动中出现。斯科尔兹内绑架了一个意大利将军,把他装进自己的滑翔机里。当他率领空运部队在距山顶旅馆一百码的地方降落时,他发现领袖正在二楼的一个窗口满怀希望地往外看着。大部分意大利警卫一看见德国军队就逃入山中,少数没逃的也在斯科尔兹内和墨索里尼劝阻下没有动用他们的武器。这个党卫队头子把他抓来的将军推在自己队伍前面,大声叫警卫们别向这个意大利将军开枪。同时,据一位目击者回忆,意大利领袖也在窗口高呼:「谁都不要开枪!不要流一滴血!」果然一滴血也没有流。

那个法西斯首脑欣喜若狂。因为他曾经发誓宁可自杀,也不愿落到盟军手里,被送到纽约的麦迪逊广场公园去展览(这是他自己后来说的)。几分钟以内,他就被塞进一架小型的费赛勒怪鸟式飞机里,从旅馆下边一小块尽是石头的草坪上冒险起飞了。他们先飞到罗马,当晚又换乘一架德国空军运输机飞到维也纳。

墨索里尼很感激希特勒营救了自己。当他们两天以后在腊斯登堡会面时,他热烈地拥抱了希特勒。但是,他现在已是一个垮了的人了,意气颓唐,以前在他心中燃烧过的火焰已变成灰烬。而且,使希特勒十分失望的是,他看来并不想在德国占领下的意大利恢复法西斯政权。将近九月底时,德国元首在同戈培尔进行一次长谈时,毫不掩饰他对他的意大利老友的失望心情。(这次谈话后,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位意大利领袖没有如元首所期望的那样,从意大利的灾祸中得到教训——元首希望意大利领袖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用一切报复手段惩处背叛他的人。但他没有作这种表示,因而就显出了他的真正无能。他不像元首或斯大林那样是一个革命家。他总是以意大利本国人民为念,这就缺乏作一个世界革命家和起义者的宽广胸襟。还有一件使希特勒和戈培尔十分恼火的事情是,墨索里尼同齐亚诺取得了和解,而且似乎是完全在他的女儿、齐亚诺的妻子爱达的操纵之下。当时齐亚诺夫妇正在慕尼黑避难。希特勒和戈培尔认为,墨索里尼应当立即将齐亚诺处死,至于爱达,应该像戈培尔说的那样,狠狠地抽她一顿鞭子。他们不同意墨索里尼把齐亚诺「那个毒蘑菇」(戈培尔这样称呼他)放在新的法西斯共和党的首要地位。

希特勒坚决主张意大利领袖立即建立这样一个党。墨索里尼九月十五日在德国元首的怂恿下宣布成立新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这个新政府从来没有什么作为,墨索里尼根本没有把心放在上面。也许他还保有足够的现实感,看到自己现在只不过是希特勒的一个傀儡,他和他的「法西斯共和政府」除了德国元首为了德国的利益而授给他们的某些权力以外,并无任何真正的权力,而且意大利人民也永远不会再接受他和法西斯主义了。

他再也没有回到罗马。他住在意大利极北部一个很冷僻的地方——加尔达湖畔加尔那诺附近的加米纳特堡。他的住所周围由党卫队元首警卫队的一支特派部队严密守卫着。为了把墨索里尼的臭名昭著的情妇克拉拉·贝塔西护送到这个幽美的湖畔胜地。特地把塞普·狄特里希这个党卫队老打手从俄国前线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党卫队第一装甲军调出来负责这项工作,在第三帝国,事情常常是这么办的。潦倒的独裁者由于情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怀抱,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似乎都漠不关心了。情妇不止一个的戈培尔,说此事使他大为震惊。

(戈培尔在十一月九日的日记中写道)意大利领袖和他那位由塞普·狄特里希奉命护送来的女友的私生活,引起了许多疑虑。

戈培尔在几天前就注意到,希特勒已经开始「在政治上勾销这个领袖了」。但是,应当补充说明,德国元首在勾销他之前,先已迫使他把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亚和南提罗耳「割让」给德国,双方并取得谅解,将来还要加上威尼斯。对这位曾经骄横一世的专制魔王,可以毫不留情地使他蒙受种种羞辱。希特勒竟然逼着他在十一月逮捕了自己的女婿齐亚诺,并于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一日将齐亚诺在维罗纳的监狱中处死。

到一九四三年初秋,阿道夫·希待勒很可以认为,他已度过了第三帝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危险。在关键性的几个星期里,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曾经担心,墨索里尼的垮台和巴多格利奥政府的无条件投降,很可能使德国南部边界暴露在盟军的直接攻击之下,并为盟军开辟了从意大利北部进入防御薄弱的巴尔干半岛的道路,而巴尔干恰恰位于正在俄国南部拼命作战的德军的后方。意大利领袖乖乖地离开了罗马的权力宝座,对德国元首在国内外的威信是一个严重打击,正如随之而来的轴心联盟的毁灭一样。然而,在两个月之内,希特勒以一次大胆的行动,使墨索里尼复辟——至少在世人眼里看来是如此。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希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占领区,免除了遭受盟军攻击的危险。这样的攻击,德国最高统帅部曾经预计在夏末随时可能发生。但那里的好几个师的意军都乖乖地投降,成了德国的战俘。元首满意地看到凯塞林的部队不但没有像德国元首当初设想的那样已被一笔勾销,不但没有撤退到意大利北部,这个元帅的部队反而在罗马以南布下了阵地,轻而易举地阻挡住英美法军队在半岛上的北进。不容否认,希特勒以他个人的胆识和他的军队的勇猛,已使他在南方的处境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在其他地方,他的处境却继续在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