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2页)

在这不经意之间,就有了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对这一德国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最大的事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但询问他们的时机被错过了。无论是对事情本身还是涉及到这些或那些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们,都引不起很大的兴趣。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肯定的是,帝国的陷落虽然被理解为一场民族灾难,但民族已不复存在,灾难这一字眼也随着时间上距离的拉大,成为德国吹毛求疵辩论的牺牲品。对许多人来说,帝国的崩溃更是“命运”决定的,是对责任的一种否定,好像所发生的事情,只是从积聚起来的历史雷雨云中劈下来的闪电雷击。再者,它并不包含解放的思想,而这在每次回顾一九四五年时已成为大家所共同思考的问题。

这是人们在研究和收集有关这些事情的资料时,所碰到的第一个关于奇怪的无动于衷的话题。只是一些大多是英美出身的涉猎历史的记者,从六十年代起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并询问了在场者。在其中起着作用的,是恰巧历史学在那段时间里发现了历史进程中结构所具有的意义,简单地说,开始认为比起历史事件,社会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开始观察一段历史时,一般都要做一个基本的还原,但这种做法从那个时候起被斥为“非科学的”,历史叙述的技巧也遭同样的命运。同时,每个来自某些戏剧性片段的历史素材,也被弄得声名狼藉,似乎对它们的叙述结果肯定是“黄色历史”一路的货色。占着主导地位的这代历史学家,就他们的禀性来说,大多受小事件的诱惑,而从根本上害怕更宏大的、充满着紧张的过程。可现在的编年史作者们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因为每个时段里这一些和那一些事情相互之间的关联,有着它的意义,会提供那些观察细枝末叶所无法得到的认识。

本书就是本着这样的一种意图写下的。让我产生写这本书的念头的,是我在大约一年半前,为由埃蒂讷•弗朗索瓦和哈根•舒尔策出版的文集写了一篇有关“元首地下避弹室”的文章。那匆忙写就的,也是叙述威廉大街上帝国总理府那段历史的短篇,只是描写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一天,并用不多的笔墨实事求是地叙述了在此以后发生的事情。

那本书问世后,我接到了许多问询来函,他们想知道,看些什么书能方便地获得有关帝国陷落的完整画面。直到此时我才明白,除了少数几本在细节描写方面已属陈旧的书籍外,目前还几乎没有一本可供阅读的书,一本用最新的知识叙述那几个星期里所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的书。同样,也缺少叙述此后发生的事情的书:帷幕已经落下,而跟随在这段历史突变后的沾满着血的戏剧,在舞台前部又继续演了几场。

本书结尾处提及了一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并对部分作品做了简短的评述,它们对了解事情的经过常常有着显著的拓展。但反映事情的经过和与这一背景相关的重要观点的整个画面,却是呈现在了面前。即使是这本书,它不想也不能超越其作为一种推动的作用。它称自己为一本“历史的速写”。在四个叙述性的章节里,它描写了地下避弹室里和被卷入毁灭旋涡的首都里,在灾难不可避免地日益逼近的重压下所发生的纷纷扰扰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四个短小的思索性章节,诠释由这一事件而进入我们视野的关键词。

这样一些和那样一些描述,对理解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情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历史书写的任务之一,就是展现已逝生命的片段,那么它就必须努力对希特勒一手造就,也为许多人甘愿支持的崩溃提供另外一个可想象的视角。这一视角既不应忽略领导人物放弃所有理智做出的决定——以及这些决定是怎样做出的——也不应对从中得出的东西表示恐惧和吃惊。它也再现了思想和情感的混乱,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但没有忽略尖锐诙谐的特征,它不时出现,把恐惧带至一种冰点。但是它尤其应该——无论它如何隐晦——让人感受到如此之多的徒劳带来的悲哀。这种悲哀在对无休无止的破坏行为——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这个故事——所做的种种观察中屡屡出现。

一个“处于极端状态下”的国家,下面就将一页一页地讲述它。而讲述一些导致这种状态,并帮助人们更好理解的情况,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