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孟关之二(第6/6页)

在远征军的归国之战中,“梅支队”作为忠实的友军,一直伴随远征军作战,很多美军官兵为了打通这条帮助中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道路而血洒缅北。

但是,这支部队也有它的问题。

史迪威本意是从美军各个部队中选拔熟悉丛林战的精兵,无奈各部队毕竟有自己的私心,许多美军部队送来的干脆就是本部队的“问题儿童”。这些“问题儿童”有的是调皮捣蛋的大王,有的甚至有智力问题。密支那之战中,曾有中国兵亲眼看见一个美国兵的裤裆是从中割开的,酷似中国儿童使用的开裆裤。询问原因,美国兵回答战斗生活太紧张,这样方便的时候可以不用脱裤子……这样的美国兵无法判断他究竟是太个性另类了,还是脑子真的有问题。

反正,这支放荡不羁的部队很快就获得了“抢劫者”的绰号,连日军都干脆称他们为“抢劫者部队”。

史迪威给“梅支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孟关敌军进行迂回,攻取瓦鲁班,切断田中新一的退路。

美国军队的历史上,迂回曾是一种经典战术。格兰特将军就是以这一战术杀入南军后方,闹得南军背后狼烟四起,一直打到了南方“首都”里士满,为南北战争的结束立下大功。然而,二战中的美军将领似乎大多对这一战术完全没有感觉。这并不是说美军将领们头脑愚蠢,而是因为美军重装备、大军团的作战方式,更适合正面突破。既然面对面的战斗最适合美国人,如果再注重迂回穿插这种轻兵疾进的东方战术,反而有以短击长的问题。

在孟关之战中给日军极大压力的远征军155毫米重炮

但是,迂回战术,在丛林密布的缅北战场上却是最有效率的打法。也许是受到孙立人和傅宗良几次成功迂回作战的影响,史迪威作为一名优秀的陆军将领很快就放弃成见,有模有样地组织起类似的打法来。

“抢劫者”的迂回,并不是蛮干,而是在美军飞机准确的空中侦察和测量之后,按照最佳道路实施的,结果果然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夺取了瓦鲁班和南尤河渡口的“抢劫者”部队首战告捷,志得意满。

但是,正如田中新一命令中所描述的,日军从孟关撤出,并非溃败,而是决心主动向南尤河渡口发动攻击。

尽管败而不乱,3月4日,对田中新一来说,依然是漫长的一天。这一天里,两路突围的日军不得不重新合二为一。

孟关大捷,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右)到战场视察和祝捷,与孙立人亲切交谈。

3日从孟关退出时,田中新一师团长与长久竹郎大佐率领的第56联队在一起,师团步兵团长(相当于旅团长)相田俊二少将指挥第55联队准备分进合击,左右夹攻南尤河渡口。但是,很快,第55联队日军发现前方简易公路已经被中国战车部队截断。已经胆寒的第55联队官兵不敢应战,转道投田中新一部一同撤退。傍晚,田中新一注意到,后面丛林里不时传出惊天动地的巨响,那是155毫米重炮爆炸的火光。这说明中国军队已经修复了公路,其重炮部队已经逼近日军后卫部队。

孟关到瓦鲁班只有12公里,155毫米大炮从孟关可以直接威胁到进攻南尤河渡口的第18师团,使其腹背受敌。

最先冲到南尤河渡口的日军,是长久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吉田武司大尉)。眼看师团已落入包围圈,吉田大尉率部向南尤河渡口发动了一次自杀式的冲锋。

不料,进展却出乎意料地顺利,让日军未曾料到的是,装备精良的美军竟然一触即溃,有一部分甚至反而被日军包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