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12月5日星期日(第5/7页)

拉米乌斯渐渐学会了美国人的办法,以关怀爱护之心来训练官兵。他的部下很少能达到他的要求,这也是苏联海军中一直存在的最大问题。但是别的舰长只知一味地责骂士兵的过失,马科却教他们如何改正。他指挥的第一艘C级核潜艇被称做“维尔纽斯学院”。这个名字对他的半立陶宛血缘多少具有一点污辱的意味。(由于拉米乌斯出生在大俄罗斯的列宁格勒,因此他的内部证件上就把他写成是大俄罗斯族。)但人们还是承认,经过初步训练的军官到他手下干一阵子,出来后,都会有资格晋升上去,并最终当上舰长,刚入伍的新兵也是这样。拉米乌斯不允许苏联军界普遍存在的那种捉弄人的低级恐怖作法在自己的军舰上出现。他认为自己的任务是造就杰出的水兵,所以愿意再到他手下服役的水兵人数比到其他舰长那里的要多。北方舰队的潜艇部队中90%的准尉都是拉米乌斯训练出来的专业水兵,兄弟潜艇的舰长都愿意接受他训练过的军士,一些人还被选送到军官学院进一步深造。

科和他的“维尔纽斯学院”经过了18个月的艰苦训练以后,已能够出海进行猎狗追狐狸的行动。他在挪威海域碰上了一艘美国“海神”号核潜艇,于是便毫不留情地追逐了12个小时。不久以后,他会同样满意地看到,这种潜艇就会跟着退役,因为据说由于它体形过于庞大,证明难以对付苏联的新型潜艇。他有时在使用通气管潜航时同英国或挪威的柴油动力潜艇不期而遇,他也死死地咬住不放,甚至还常常用声纳猛击对方。有一次他甚至咬上了一艘美国的导弹潜艇,悄悄地跟踪了近两个小时。直到这艘潜艇幽灵似地消失在深黑的海底。

在拉米乌斯的潜艇生涯初期,由于苏联海军迅速发展,需要大批有能力的指挥官,因此他失去了到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的机会。如果要在苏联各种武装部队中青云直上,这通常是必备的资历。这所学院是以一位革命英雄伏龙芝的名字命名的,位于莫斯科的新圣母修道院附近,是专门培养高级指挥官的地方。虽然拉米乌斯未能在这里学习,但因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故而获聘在该院任教官。这一殊荣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得来的,同他身居高位的父亲毫不相干。这点对拉米乌斯说来是十分重要的。

伏龙芝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向学生介绍马科时,总称他是“我们的潜艇试航员”。他关于海军史和海战战略的讲课,不仅对该院的海军军官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对其他许多来听课的军官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国家为他父亲在“茹科娃-1”村里提供了一幢别墅,他常常在那里过周末,撰写潜艇操作指南、潜艇兵训练手册以及理想的攻击潜艇应具有的各种技术条件计划书。他的某些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使他原来的推荐人、现任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感到不安,但是这位老将军倒并没有真正因此而感到不悦。

拉米乌斯建议潜艇军官应该连续多年在同级潜艇上、最好是在同一艘潜艇上任职,这有利于他们熟悉本职工作、掌握所在潜艇的性能。他还提出不应该把精通技术的舰长强行调离,提升他们去干蹲办公室的高级职务。他赞扬红军时代的传统,只要野战指挥官愿意,就让他们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还有意拿帝国主义海军的作法来同他就此问题所持的观点作对比。他还强调有必要延长水兵在军舰上的训练期和服役期、改善潜艇上的生活条件。他的某些观点在高级司令部中赢得好感,但其他一些观点则不然,因而他认为,他注定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海军将官旗。现在,他对此毫不介意。他太热爱自己的潜艇了,要他离开她们去当中队司令甚至舰队司令他也不会愿意的。

离开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后,他真的成了一名潜艇试航员。现在,马科?拉米乌斯是一级舰长,他指挥着每种级别的第一艘潜艇出海试航,写优劣鉴定报告,总结操作规程和训练指南。苏联的第一艘A级、D级和“台风”级潜艇都是由他试航的。除了一艘A级潜艇上出了一点意外事故意外,他一直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他成了许多青年军官的良师。当他向几十个求知若渴的年轻人教授精密的潜艇操作技艺时,常常会揣度萨夏的想法。许多年轻人当上了指挥官,更多的人未能如愿。拉米乌斯对他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都一视同仁,他之所以永远当不了海军将官,还因为他不愿提拨那些父亲很有权力(象他的父亲一样)而本人并无真才实学的军官。在工作问题上他从来不任人唯亲,有五六个党的高级官员的儿子,虽然在每周党的讨论会上表现积极,但他仍然在报告中写上了“不合格”的字样。后来这些人大多当上了政治委员。他的正直赢得了舰队司令部的信任。每当要完成一项真正艰苦的工作时,拉米乌斯通常总是他们考虑的第一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