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信使(第6/7页)

波卜夫一边啜饮著法国夏布利葡萄酒,一边又想到:或许这整件事其实是布莱林的意思,而亨利克森只是他的助手,提供顾问性的协助——

等等,布莱林这样做的可能目的是:帮助亨利克森的公司赢得不久之後的雪梨奥运的保全工作合约。然後,亨利克森就能为他执行一些重要的工作。这样一来,无疑对达成布莱林的目标大有帮助。

但是,布莱林与他的公司到底想干什么呢?地平线公司与它分布在全球的子公司所从事的都是医药研究。波卜夫透过网际网路查询得知,地平线公司生产各种药品,每年花在研制新药上的金额非常庞大。它在全球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旗下拥有得过诺贝尔挺的优秀人才,而且公司的研究领域还包含好几个令世人引颈期盼的项目。波卜夫摇摇头,心中十分不解:怎么基因工程与药品研发也能和恐怖主义扯上关系?

正当波卜夫脑中灵光一闪的灯泡再度熄灭时,飞机正只在爱尔兰海的上空。这让他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美国才遭到一次细菌武器攻击(译注:请见《总统命令》一书),当时死了大约五千人,并且引来美国政府与总统愤怒的致命报复。档案显示,上回跟他打过照面的「虹彩」指挥官克拉克,以及他的女婿查维斯,都在结束那场血腥小战争的行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波卜夫心想,生物战确实足以让全世界为之胆寒,但并非适合一国政府使用的战争型态,尤其是上次美国在沙乌地阿拉伯战场上所表现出的愤怒以及施出可怕报复之後更是如此。

此後再也没有哪个政府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美国像是成了西部电影里的警长,因为掌控生杀大权而备受敬畏。

波卜夫喝完了酒,把玩著杯子,看著窗外的绿色海岸。生物战,这种让世人又怕又恨的玩意儿。既然地平线公司在医药研发的能力上届於全球尖端,那么假如布莱林想插足生物战领域,技术上是绝对没问题的。可是他们搞这玩意儿干啥呢?他们只是一间公司,可不是一个政府,不是吗?公司没有外交政策,而且一场战争对於一家公司来说也没什么好处。在商业战场上,虽然彼此可能相互盗窃业务机密,但并不会真正出人命,对吧?这下子波卜夫只好告诉自己:在推理之路上他又碰到了一睹高墙。

「好,大家注意,我来介绍一下。」迪克.佛斯士官长告诉大家,「首先,这套数位无线电通讯系统的音质就像你和别人在房里谈天一样清晰。其次,这套系统经过加码,所以如果有两组人同时执勤,你可以用两只耳朵的耳机分别听他们的通话。这样有助於指挥官接收不同的讯息,」他继续向这一群听得入迷的澳洲士官解释,「如此一来,你就能对局面作出更好的判断,并且更正确地了解手下每一个人的位置以及情况。在战场上掌握的资讯愈多,行动就愈有效率。另外,这个可以用来调节音量大小……」他把发话器底部的一个钮指给他们看。

一名资深澳洲士官问:「通讯距离有多长?」

「可以达到十哩或十五公里,如果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话就还能再远些。不过如果超出范围,效果就会下降。电池可以充电,而且每套无线电都附有两组备用电池。电池充电後可以维持电力达六个月之久,不过我们还是建议最好每周充电。充电很方便,我们每套系统都附有一个充电器,充电器上还有一个万用插头,任何插座都可使用。」在他解释的同时,台下的人则端详著放在每个人面前的样品。「好,各位,现在请把你桌上的无线电开关打开,我们到外头去试试。电源开关在这里……」

* * *

「十五公里?」马洛伊中校问。

「对。」努南说,「你可以随时听到我们在地上做什么,而不必等我们向你报告。它可以装在你的飞行头盔里,而且不会影响到你原有的机内通话系统。你可以装上一个小开关,随时依需要打开或关掉。开关上除了『关闭』与『通话』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只听不说。」

「厉害。」南斯中士说,「能知道地上的确实状况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有帮助了。」

「一点也没错。这样如果你们这些地上的家伙需要撤退时,我们就可以在你们发讯要求之前先动作。我喜欢这样,提姆,我们要这玩意儿。」马洛伊说。

「它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电子系统公司说这东西可能会有一些小毛病,不过他们还没发现就是了。加码系统由一套一百二十八位元的最先进电脑控制,具有多重独立功能,一旦有频道出问题,就会立刻自动跳接其他的。米德堡的那些国安局密码专家也许有能力破解它,不过也得在你使用它十二个小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