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5/6页)

李明强借了络腮胡子的自行车,先到闫小莉淹死的机井边转了一圈儿,就飞也似的向燕山脚下骑去。

在这片空旷荒芜的野地里,几只乌鸦被李明强惊起,尖叫着飞向天空,盘旋,无休止地盘旋,仿佛抗拒李明强占据了他们的领地。这乌鸦,是那些不散的阴魂吗?李明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罪恶的影子,唯独没有刘根柱。李明强突然想起,枪毙刘根柱那天,一只海燕在天空中盘旋,他当时就把它看成了刘根柱。那只海燕孤零零地盘旋着,尖叫着。

李明强仰起头,期盼海燕的来临。他在心里呼唤:“排长,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不知还能不能回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给五班建立联系,请他们替我,不,替你,替你照顾闫小莉的父母。你若在天有灵,就出来见我一面吧。”

李明强的脖子都仰酸了,还是没有一只海燕出现。那些乌鸦看李明强没伤害他们的意思,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远处的杂草树木之中。突然,李明强听到远处传来两声海燕的鸣叫,接着两只海燕就撞入李明强的眼帘,飞到李明强的头顶,尖叫着,盘旋着。李明强流泪了,泪眼中他看到那两只海燕变成了刘根柱和闫小莉,又看到了刘根柱和闫小莉化为了海燕,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一样。

李明强好像一下子理解了刘根柱认罪的动机,又感到不可思议,真的有灵魂存在吗?不管怎么,李明强心想的事情出现了,他抬起右手,擦干眼泪,仰着脸,冲着那两只海燕敬了个不正规的军礼。两只海燕尖叫一声,一齐向李明强俯冲,李明强打了一个激灵,冲着海燕张开双臂,大喊一声:“排长——”

两只海燕从李明强的头顶掠过,飞向渤海,飞向无边无际的天空。李明强突然感到一种凄凉,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和刘根柱在海边的情境,就对着海燕飞去的方向“啊”了起来。海燕越飞越远,李明强的“啊”声越来越大:

那两只海燕好像真是刘根柱和闫小莉似的,听到李明强的哀吼,尖叫着,又从渤海深处的天际里飞了回来。

李明强感到身体发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推上车子就跑,一边跑一边“啊”,像哭一样。

海燕在空中不停地嘶叫,李明强骑着自行车拼命地奔跑。

李明强一口气骑回了警通连。连队正准备吃晚饭,早已听到李明强考取军校消息的战友,寒暄祝贺,连长对炊事班长说:“给连部桌上加两个小菜。”

“连长,要加应该给我们五班桌上加呀。”现任五班长谢国华嘻笑着对连长说。

“就是,应该加到我们桌上,小李子是我们班的。”杨成立跟着起哄。

“你们班是哪个连的?”指导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战友们只笑不答。

“那,晚上,我想,我们班坐东,给李排长意思一下。”谢国华又试探着说,说完,用眼盯着连长、指导员。

“怎么?想喝酒?”连长虎着脸问。

“不是,李排长有好多知近的老乡,想召集一起聚一下,话个别。他后天就走了,逐个看,看不过来。”

“这,是你的意思?”连长看着李明强问。

“算了吧,连队都挺忙的。”李明强有点不好意思,况且,他也根本没这个意思。

“这样吧,今晚放五班个假。让炊事班做几个菜,你们不能喝酒,在饭堂里热闹热闹。”指导员接着说。

“不用了,张栓的父母今天正好走了,我们就在临时来队家属院坐坐,买点瓜子小吃儿之类的,开个茶话会,免得影响连队。”谢国华说。

“好,你们绝对不能喝酒。”连长说。

“我保证不喝!”谢国华说。

“不只是你,你们全班!”指导员最注意细微之处,及时更正说。

“是,我们全班滴酒不沾。做不到,你撤了我!”谢国华一本正经地说。

在临时来队家属院的一间平房里,谢国华他们把两张铺板连在一起,搬来二十多个马扎、小凳,小卖部的小吃品一样买了一点,在两张床板上围了一圈儿。骑车通知各连的马鸣也完成了任务,报告说该通知的都通知了,他们步行,一会儿才能到。

五班的四个老兵和两个新兵作为主人,排坐在床板的一边,静候着李明强的老乡到来。谁知,这一传二、二传四地“呼呼啦啦”李明强的老乡能来的全来了,个个都没空手,有拿烟的,有带酒的,那罐头、小吃儿比商店里还全,有好多都是从外地捎到部队来的,战友们平时舍不得吃,这时全拿出来了,把两张床板堆得满满的。

人们刚把两个床板围严,谢国华就说:“我看呀,李排长人缘好,说不定要来好多人呢?我说,咱这就开始,一会儿人多了,坐不下,该撤的就撤,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是陪李排长到明天,他还得走。”谢国华说着,拿起酒瓶,笑着说,“今天,我们班做东,连长指导员说不让我们喝酒,可没说不让李排长喝酒,你们不在警通连,他们也管不着,别喝醉就行。来,都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