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技术代差(第3/3页)

远处的山坳里,几枚导弹腾空而起,干净利落地将靠近的无人机击毁,显然敌人意识到藏不了太久,开始出手了,最近的每一次坦克交战,都是以紧随印度坦克群后面的,山毛榉导弹或者道尔m1系统,对无人机的攻击,而拉开帷幕的。

贺凡觉得不能继续多等,于是下令在大约1公里外,展开自由射击。

躲藏在烟涡的印度坦克和步兵战车,正艰难地向前推进着,他们全都没有开前灯,只开着避撞尾灯,车长和驾驶员的头都伸在外面,以避免车距太近,但是夜间烟雾条件下的进攻,实质上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不少车辆还是碰撞到了一起。印度坦克手们心想,即便如此,好歹可以躲过敌人的无人机和直瞄武器的视线。

从浓稠的烟雾对面射过来的一排炮弹,将印度部队的期待公平较量的梦想击碎,手握不对称技术代差的贺凡,怎么可能给数量占优的对手平等对射的机会?

这些雷达测量,并计算弹道的炮弹,准头不如通过光学设备瞄准,毕竟炮手还不太熟悉这种对着虚拟光点射击的打法,但是既然敌人无法反击,命中率低些其实也是无所谓的事情。

一时间横飞的炮弹接连击中了几辆冲在前面的坦克,印度指挥官在挨了几轮炮击后,意识到必须后撤,他下令全体战车发射热烟雾。并倒车退避,但是这些无效的措施显然起不了什么作用。除了靠低速倒车,退却到2000米的临界距离外,最好的办法实际上是停下来,这样就可以从对方的搜索视野中消失,但是并没有人知道这种办法,所有人只能凭界第一反应,争先恐后地向后面退。

中国人神奇的穿甲弹,透过半公里厚的人造烟雾,精确地飞向他们,有时候炮弹会擦着炮塔飞过,但是有时候他们会击中底盘或者炮塔。

狂乱撤退中,大量避让不及的步兵战车被倒车中的坦克撞毁,进攻的一个加强营的机械化部队,在一个连坦克的阻击下,完全变成了单方面屠杀。

贺凡听到头顶上战斗机飞过的声音,他钻出炮塔,视线越过迷雾,等待着后方的丛林山谷地带被轰炸。

低空掠过的飞机,向树林投下了凝固汽油弹,空军通过制造火墙,来驱赶对方零散的机动炮兵。

眼看最后的目标全都消失不见了,贺凡没有下令追击,对他来说与林淮生的约定,只是一天内夺取机场,在击退敌人坦克后,这个目标可以交给其他部队去轻易完成,没必要冒险;再漂亮的交换比也不如一次0伤亡的战斗,可能让上级印象深刻,他力求想要的,不是歼灭所有敌人坦克,而是与其他部队的坦克指挥官拉开差距,最终获得更多部队的指挥权。只有这样,他可能在进攻新德里的战役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指挥区区一个营,或者更少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