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丰年好大雪(第5/6页)

为什么呀?这算怎么一回事啊?三分之一个车骑将军到底能有多大权威啊?还够不够使啊?

“容我方便一二。”想了半日,公孙珣无可奈何,只能起身去问自家谋士了。

何进会意,只是点头不语。

公孙珣先去冒雪如厕,俄而,吕范、娄圭、王修、戏忠、枣祗,今日跟来的五名文士依次来到厕前小路上与自家主公讨论……却也是纷纷一头雾水。

因为即便是这些人再聪明,再通透,也不可能对一个新出现的事物作出明确判断,这个分成三瓣的车骑将军到底还有几分效力,好不好使,他们谁也不知道。

但是讨论来讨论去,值得一提的是,吕范和戏忠都认为,天子只是想分此番战事三将的‘威德’,让三将平等,相互牵扯、以防做大,并没有刻意从仪制上削弱车骑将军本身的意思。

换言之,接受这个削弱版的重号将军封号,应该还是很好使的。大不了,公孙珣可以借着酒意再专门问一下何进嘛!到底能不能开幕?

然而,就在几名心腹谋士纷纷进言折返之后,公孙珣在雪地中干站了一会,决定要回去咬牙接受这个任命的时候。忽然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迎面出现在了眼前雪地里。

“光禄大夫。”年逾三旬的王谦摇摇晃晃,赶紧拱手。

“王从事。”公孙珣也是赶紧拱手,毕竟对方家中门第摆在那里。

双方行过一礼,各自错开,然而就在这时王谦忽然回头,并捻须笑问道:“光禄大夫久去不返,刚刚又分明僵立在雪中,可是在犹疑将军封号之事?”

“正是……实在是这个……前所未闻。”公孙珣无奈回头言道。“车骑将军固然出乎意料,可左中右……”

“我有一言,乃是私人道理,光禄大夫听听便好。”王谦醉意明显,忽然在雪地里负手言道。“其实,此番计较不在于左中右分权,而在于天子之心。”

公孙珣心中一动,赶紧拱手。

“恕我直言。”带着几分酒气的王谦坦然受了对方一礼,方才继续负手笑道。“光禄大夫久不在洛中,大概不晓得咱们这位天子素来私心极重。车骑将军向来乃是外戚、阉宦专享,辅政专用,此番天子碍于三位功勋卓著,声震海内,不得已拿出来给诸位……分为左中右,不仅是为分权制衡,更有不舍不信之意……既然是不舍不信,便是今日给出来了早晚也要拿回去的!”

一语惊醒醉中人,公孙珣猛地醒悟过来。

“辛苦求一个必然要被寻由头索回的三分车骑将军,何妨主动退而求其次,趁着大将军在此,请他帮你要个规制小一点的卫将军、前将军呢?”王谦压低声音,满嘴酒气,靠前低声言道。“如此便是不尴不尬,不算正经重号将军,或许还能用的长久一些呢。毕竟,车骑将军多有人惦记,而卫将军、前将军却是没人抢的!”

公孙珣彻底醒悟,居然便在雪地里正式俯首一拜……自己果然是喝多了,吕范、娄圭、戏忠他们碍于视野限制,不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货色,自己怎么能忘记这一茬?

而且再说了,若是主动避开车骑将军的位置,说不定还能趁机替几个下属安排一些额外的前途。想来,彼时无论是天子还是大将军何进,应该都不会再计较这些事情了。

如此,才是今日最优之解。

多亏对方提醒!这一拜,公孙珣心甘情愿。

而王谦也万万没想到,公孙珣以光禄大夫的清贵之身,即将得将军号、封县侯,出任河内太守的前途,居然还能给自己一拜,也是赶紧放下架子,回拜回去:

“光禄大夫真不愧是礼贤下士之名,我之前还以为孔文举是因为受你恩德,才刻意替大将军写奏疏表你功劳……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言罢,其人才醉醺醺的转身入厕而去。

傍晚时分,天色已暗,然而雪亮如昼,公孙珣心中清明,一声感慨,便振衣而归。

当晚自不必多言,隔了一日,天子亲自在嘉德殿召见公孙珣与朱儁,好言嘉奖勉励。

随即,有司空袁隗亲自持节赦封:

太中大夫朱儁为右车骑将军、特进,领河南尹,封钱塘侯,食邑六千五百户,扫荡南阳黄巾残部;

光禄大夫公孙珣为卫将军、特进,领河内太守,封蓟侯,食邑六千户,扫荡河内黄巾残部!

随后,皇甫嵩处自然有使持节而往,拜为左车骑将军、特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邑八千户,兼扫荡冀州黄巾残兵!

而当日,又有使者接连不断,往各处屯兵之处发布封赏,兼解散分遣部队:

如曹操,迁济南相;

又,徐荣,复北军屯骑校尉,加秩,屯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