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新朝的上升通道(第3/3页)

赵宋开启了科举盛世,把从东汉到李唐的门阀世家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但北宋的没落何尝不是重新犯了这个错误。谁敢说北宋之所以亡,内里全是大艺术家的责任,就没有半点蔡京的功劳?

前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堪称赵宋第一人。

还有那一个个多如枝杈的将门,亦是宋军战力腐朽的因由之一。二十岁且不到的姚平仲就能被冠之‘小太尉’之名。西军也就是在女真南下过程中被粉碎了,不然,他们在收拾好西夏后,过个几十年一样会变成东京禁军第二。

就像春秋战国时候的封建制,就像从东汉到李唐的门阀世家……甚至是历史上的那头红色北极熊。

勃列日涅夫时代,红色北极熊的领导层组成人员几乎长期原封不动,而后逐渐形成了事实上的领导干部终身制。这使得上层阶级有机会互相庇护,互相提携,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特权阶层,在权利的顶端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

很像中国历史上的门阀世家子弟一样,后辈子孙凭借着先人的地位轻易进入到国家权利的高层,如此一头头软弱的绵羊成为了一群雄狮的头领,那最后的结果只会让这个国家走向毁灭。

因为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它先就是缺乏公平的竞争、选拔和退出机制,来自弱势群体的精英无法跻身社会的中高层,领导国家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获得相应的待遇,这就是逼着这些社会精英另起炉灶。

而另一方面,大量把持这些优势社会地位的强势集团子弟,他们唯一动力和目标就是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最终只能毁灭了这个国家。那最好的例子便是满清了。

赵老大为何一开始就急速扩大科举的人数?李唐时候一科只有十几人的进士,到了赵老大时候成了百多人,到了赵老二时候成了三百人。那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来自各阶层的人才都容纳入赵氏王朝的体系中。同时也在向全社会的精英们宣扬自己的标准,诱使更多的精英主动向他们的规则靠拢,并且进入到他的规则中去。

但赵老二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后辈儿里,竟然有人愚蠢到在二十年出头的时间里,竟然让同一个人执掌了十七年的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