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新朝的上升通道(第2/3页)

宇文宣中详细的为他们讲解了学堂之上的学院,讲述了陆齐官场中的‘技术’派官员。

这就是陆齐朝的上升通道。

“赵宋以儒为主干,兵家、法家、工程、计算通通纳入这一条道路。这就像那麻绳,一股股的被拧在了一起,从头到尾皆在‘儒’字的束缚之内。而陆齐朝却像那大树一样。大树上有无数枝叶,下有无数根茎细须。新朝取各家各派之精华熔于一炉,就取一个博字。像那大树的树干,由下向上,一步一阶,直到登顶高级学院。那便是由博转精,如大树的无数分枝。”

宇文宣中尽量用简单形象的言语来表述他对陆齐的认知。“自然,世间多的是天才人物,涉略广博,那自然可再由精转博。却就不是我宇文宣中可言语的了。”

“诸位,这陆齐之官,追根究底,讲究的是一个实用。不管是会计、律法、工程、军事等等,还是其他方方面面,讲的就是一个学以致用。陆齐事功,可万不是只宣扬在口头上的。”

这‘学以致用’才是真正从根里头渗出来的事功之学。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老朽往日里只听赵宋宣扬陆齐之事功,陆齐之功利,只以为是朱杨那等自私自利之学。不曾想所谓事功之学是如此个模样啊……”那年纪最大之人的感慨让宇文宣中都一时唏嘘。

过往在川中,赵宋可不就是那般宣扬陆齐的么。就像当初朱杨之学被孟子和荀子断章取义,直接将一顶‘自私自利’的大帽子扣到了杨朱头上一样。仿佛陆齐一朝推崇的便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式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端的不曾知道陆齐的事功之学,其实质是道在事物中的学以致用也。这可是有老大老大的差距的。

当然,非是宇文黄中‘见多识广’,宇文宣中也不可能这般快的便有所‘领悟’。

“诸位且听宣中一言,日后万万要让子孙入学。新朝之官府较之赵宋朝,无论是官位还是官吏,实要多出不少。而一切的官位都尽在学堂之中。兵事、文事、法事、工事等等,学堂就是上升通道啊!”

宇文宣中话语说的情深意切,出自肺腑。那学堂就是今后的上升通道。

你想当官,那就先去上学。对于他们这样的士绅而言,所谓的上升便就是进入官场。陆齐朝学堂的路数很多,每个层次上的官位越多,分类越多,那可不就是上升通道越发广阔么?

每个国家都要有上升通道,一条由社会的中下层一路通往顶层的通道,一条可以让一个出身贫寒的人走向参与一国权益分配和国家大政方针位置的上升通道!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给社会带来活力,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前进动力。一个上升通道狭窄,阶级固化的国家和文明,是没有发展动力的。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上升通道?”大家都能理解其内的意思。

“这是陆齐朝的用词,简单说来就是登天之梯。”宇文宣中不加遮掩的说。

“新朝的官儿不止需要文采惊艳饱读诗书之人,也需要精于算计之人,需要精通律法之人,需要熟读兵书之人,需要精通土木工程,精通营造之法的人,就如李诫,就如宇文恺……”

宇文宣中神色有些激动,因为这点让他想到了自己和宇文阳中。三兄弟里他俩在读书上的天分且都不如宇文黄中,但这只是在诗书上又不如,如果比算术,老二宇文阳中才是第一。这就是说在新朝,如宇文阳中这类的人是可以通过算术而步入官场的。

人之天分各有不同,有人就是记忆力强,这样的人读四书五经当然厉害。但有的人天分在数学上头,有的人对律法超级感兴趣,或是有的人对土木工程有天分等等。这可不就是上升通道更广阔了么?

之前只有第一条路可走,现在却多了好几条路。

“社会权利阶层的禁锢,只会让整个社会迅速的走上灭亡。”宇文宣中不知道怎的想到了自己手册上的一句话。据说这句话是陆皇帝说的。黄钟大吕,震人肺腑啊。

宇文宣中感慨着。

因为这句话给他的感觉与先前的历朝历代全然不同,那些个朝代的上位者,一旦得势之后兀谁不是在想着如何让家族富贵延年千秋万代?只有陆皇帝提出了现在的说法。而这就是眼光的不同。

站在时代的肩头眺望远方,陆谦岂会‘鼠目寸光’?

保持社会权力阶层的‘新陈代价’,这是给整个社会剃除腐朽的必须一遭。就像是死水和活水的区别,死水里的鱼儿固然在初时更加安全,但长久之后呢?腐烂变臭的水里还能养得活鱼儿吗?

那活水呢?效果就全然不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老祖宗这点上早有见解,但能够主动去做到这一点的却是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