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伐残汉(第3/3页)

然而事态是在逐渐转化的,美稷周边地区耕地本来就不多,自从南匈奴在汉末离去后,田地亦就此抛荒,逐渐的化为了草场,想要复耕,难度颇大,而羊彝对于恢复生产,又没啥奇才卓能。在这种情况下,农耕民是很容易退化成游牧民的,遑论原本就有游牧的底子……

就此台产之势重振,而羊容叔反倒步步后退,他这个残汉尚书令的权柄,原本就不如中原墨授长吏,逐渐的,恐怕连亭长都比不了了……堂堂泰山高门,世家子弟,他怎么甘心就此于蛮荒之地了此一生呢?

所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倘若连鸡后都难为,那这只鸡还有必要留着吗?还不如趁早宰了吃肉吧。

因而当华军攻来之时,羊彝遂与游遐等暗通款曲,密传消息。再说刘曜,本来就没想到华人主力竟然不是从晋阳西来,谋渡黄河的,而是驱策上郡诸戎,自正南方向杀来,难免手足无措,就此连战皆败。再加上铁弗也悍然翻脸,南下夹击,其势就此彻底崩溃,被联军团团围困在了美稷城中。

——刘曜不是没想过突围西逃,问题是多次遣人勘测西路,却因为路遥且荒,难以及远,全都空手而归。要知道从美稷到河套附近的故汉沃野、临戎等城之间,后世横亘着库布齐沙漠,此时虽然沙化还没有那么严重,依旧难行,往往七八日都难觅水源。倘若一两个人,带十日食水登程很正常,但若百人、千人,于此等地域就根本无可行军啊。

一句话,你就算往西跑,照样也是死路一条。

刘曜因此踯蹰,错失了突围的大好时机——其实就算他突围西走,估计也跑不远,必为上郡的戎骑追上——只能蜷缩于美稷城中。而美稷城原本就不大,复残毁多年,以刘曜的财力只能修补而已,还谈不上增筑,必然是难以久守的。

刘永明就此而萌生死志——我必须在城破前就先自杀,不能落于华人之手受辱——只是舍不得羊氏及其所出二子刘熙和刘阐。他思前想后,最终召来羊彝,问道:“卿可肯为孤降于华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