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何以胜(四)(第4/4页)

他既扶起了两人,便道:“自此之后,世上再无田午。”

“我本陈人,便以故国为氏。”

“此去朝鲜,涉海而行,便以涉为名。此去当胜,以胜为字。”

涉字他说出的本意,这倒没什么。

虽要改头换面隐姓埋名,但名字却不是随意取的。

涉字,正是渡河渡海之意,《诗》曰,送子涉淇,便是此意。

涉字也有渡口之意,《诗》曰,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他此番经莱而入箕子朝鲜,正要渡海,故取涉为名。

此外,当年的齐相管仲曾言:涉难而不匮。他以涉为名,也正是激励自己涉难而不匮,君子以自强不息,谋取将来之事。

可之所以以胜为字,却有些不可言说的隐私。

当年田氏代齐的始祖田敬仲,便叫田完。胜者,完也。

不可胜数,便是不可以完全地数清楚的意思,不可胜数这成语源于墨子的《非攻》,所谓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而《非攻》一书,用的正是齐鲁方言,胜在齐语之中正是完的意思。

他取的不是旗开得胜的胜,而是效仿天命传闻的玄学的“田完”之胜。既然田完当年可以入齐而开创田氏一族的事业,他便也要借此玄学天命之意,给自己取字为胜。

田即为陈,完即为胜,陈胜之意,便是代齐之祖田完的借用。

田午给自己改了名字,便道:“你们自此之后,都是我的朋友,而非隶属。若你们愿意,也可以以陈为姓,将来共谋大事,必不相忘。”

众人纷纷盟誓,或破血以祝、或改名换姓,便商定好,待雨一停,即可翻山而走。

身上有钱、有人、有兵器、有文化、有知识、甚至还有一整套的从田完到田和的政变窃国的经验,前途远大。

至于在这里的齐人,以及那些军中贵族,都已经是不可以再用的了,他们不会选择跟着田午走的。

而这里的胜负,乃至赢邑的胜负、将来齐国的衰败与兴盛,都已经再和他没有关系。

田午心里清楚,他不是胸怀大志想要再谋一场经典的田氏代殷。

他只是怕了。

正午的一战,和战后的那些对话,让他明白墨家这群人根本不在意什么规矩,他只想逃的离墨家这些人越远越好。

那六十多人的反冲击和死前的平淡,没有击垮这八千齐军,但却击垮了田午。

他怕了。

朝鲜苦寒。

可至少,离墨家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