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演好升职记,职业规划是前提(第3/18页)

您看看条约的内容,就知道在优势之下宋朝是多么有辱国威,辽国在劣势之下占了多大的便宜。条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国绢20万匹,银10万两;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虽然澶渊之盟维持了两国之间100余年的基本和平,可是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确实是懦弱的宋真宗人生最大的败笔。

您可能会遗憾,这真宗要是像他老爸太宗那样性格狠点多好啊!所以您瞧,再怎么优越的家庭环境,如果不能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迎接点挑战,等他长大了,极有可能就是不思进取的人。

宋真宗最终执政26年,于55岁驾崩。

第四任:宋仁宗 赵祯

宋仁宗,赵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13岁即位。

您听说过“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吧,这里面的太子,指的就是宋仁宗。故事里,宋真宗的两个妃子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刘妃为了争宠,就用剥了皮的狸猫偷换了李妃生下的儿子。刘妃因为生子,升级做了皇后,但她的儿子早早夭折,而且当年她下令处死的李妃的儿子并没有死,最后还当了皇帝,就是仁宗。调查此案并且让真相付出水面的,正是名流千古的包拯包大人。

“狸猫换太子”只是个传说,史实是宋真宗先后有5个儿子,但都夭折了。不能生育的刘皇后经过真宗的默许,将李妃刚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且在仁宗登基后,垂帘听政了11年,仁宗才开始亲政。

宋仁宗的“仁”的确名副其实。您可能会哂笑,这牵强附会了吧?其实不然,像“太祖”“太宗”“仁宗”这些光荣称号,是皇帝的庙号,他活着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称号的,是在他们死了以后,朝廷根据他们一生的品行追封的。在宋仁宗之前的所有帝王,都没有冠以“仁”字为庙号的。“仁”,是对宋仁宗一生高度的概括。关于这方面的史实您确实需要了解一下。假设您穿越去做皇帝,宋仁宗应该是您最好的榜样。

仁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牙齿被一粒沙子硌得生疼。他赶紧吩咐边上的侍女:“你们千万别声张啊,要是传出去,今天做饭的人可就要判刑了。”还有一次,仁宗在外散步,不时回头看看随从,也没说什么。回到宫里,他着急地对嫔妃说道:“赶紧拿水来,渴死了。”嫔妃就问:“您怎么不向随从要水喝呢?”仁宗回答:“我回头看几次了,没见他们带着水壶,也没敢问,一问,他们必定要受重罚了。”

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所谓九五之尊的皇帝,被细致得无以复加地伺候惯了,对待下人能做到像仁宗这样吗?不容易吧?

对待下人都能这样,那仁宗对待大臣呢?拿那位包拯包青天来说吧,他可不是一般的耿直,给仁宗皇帝提意见的时候,能把唾沫星子喷到皇上脸上。如果他要处罚和仁宗沾亲带故的官员,也是不依不饶,一点不给仁宗面子。可仁宗呢,照样重用他。可以这样说,包青天就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要是遇见一个混蛋皇帝,包青天早向阎王爷报到去了。即使一般的看着还行的皇帝,也绝对做不到仁宗这样的涵养。

仁宗皇帝宽厚仁慈,诚心纳谏,礼贤下士。所以如果您穿越到他那个年代,您会有幸认识名垂千古的一些人物,比如执法如山的包拯,实施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发起古文运动的欧阳修等等。仁宗年间,可谓人才济济,如过江之鲫。因为仁宗的“仁”,因为仁宗的知人善任,这些人才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想不好都不可能。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国家太平安定,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社会昌盛,是宋朝的一个顶峰时期。“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这些安置救济穷人的地方,也是从仁宗那时候开始设置的,仁宗体恤百姓,心怀天下的风范也可见一斑。另外,仁宗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行,这是经济贸易繁荣、信用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仁宗皇帝论能力,没有宋太祖的雄才大略;论学问,没有后来的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到生前死后的名声,那绝对是宋朝18位皇帝中最好的。

仁宗在位41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君主。您一定替当时的宋朝人感到庆幸。仁宗在54岁时驾崩,整个宋朝就像失去父亲一样。大臣们哭;京城里的商贩也不做生意了,哭;哪怕是乞丐和不懂事的小孩,也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哭。消息传到辽国,辽国的百姓也哭。辽国皇帝抓着使者的手号啕不已,给仁宗皇帝建了一座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历代的辽国国君,甚至把仁宗的画像如自己的祖宗一样供奉。

这下,您明白仁宗的“仁”有多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