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对叙利亚的征战行动(632—655 A.D.)(第7/11页)

萨拉森人攻占大马士革以后,开始向赫利奥波利斯和埃米萨前进,但是我不愿再重复叙述有关战争的细节,前面已经有很大的篇幅加以介绍。有关战争的行动和作为,他们的策略与刀剑同样有用,会用短期和个别的休战协定来瓦解敌人的联盟。他们习惯于叙利亚人时友时敌的反复态度,熟悉对方在语言、宗教和习性方面的观念。在他们回来围攻城市之前,先用暗中购买的方式,将所有城市的仓库和军械消耗一空。他们对于富有或顽固的俘虏增加对方要支付的赎金,仅仅卡尔基斯的税赋就要5000英两的黄金、5000英两的白银、2000件丝质长袍和用5000匹驴子装运的无花果和橄榄。但是无论是休战协定还是投降条约都得到忠实的遵守,哈里发的部将承诺不进入已经降服的巴贝克,就很安静地留在自己的帐幕保持稳重的态度,只有当相互倾轧的党派请求这位外国主子干预时,他才会采取行动。他们在2年之内,征服了叙利亚的平原和山谷。然而教徒领袖认为进度过于缓慢,萨拉森人流出悔悟和愤怒的眼泪,对于自己所犯的过失感到痛心,于是向他们的首领异口同声地提出呼吁,要求他领导大家进行圣战,完成真主的使命。在埃米萨城外发生一件事故,有名阿拉伯青年是哈立德的表弟,在那里大声喊叫:

我以为看到那些黑眼睛的姑娘在向我张望,只要有任何一位出现在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为了爱她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看到其中有一位手里拿着绿色丝绢,还有一条宝石头巾,她向我招手要我赶快过去,然后对我说:“我爱汝。”

这些话使基督徒有了借口,说他不论到哪里都会带来灾祸,终于霍姆斯总督让这名阿拉伯青年被一根标枪射死。

萨拉森人为了对付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有责任要运用作战英勇和宗教狂热的全盘力量。东罗马帝国皇帝因一再的失利获得惨痛的教训,知道沙漠的盗匪正着手进行正规和永久的征服并且很快就会成功。来自欧洲和亚洲各行省的8万名士兵,海陆并进运送到安条克和恺撒里亚。全军有6万人轻装部队,全由迦山部族的基督徒阿拉伯人组成,聚集在最后一位国君贾巴拉的旗帜之下,担任前锋开始进军。这也是希腊人的箴言:切割钻石时最有效的工具还是钻石。赫拉克利乌斯避免麾下官兵在战场上涉险,不知他基于个人的傲慢还是对未来的失望,竟然下达非常专横的指令,要用一次会战决定战争的胜败和行省的命运。叙利亚人愿意追随罗马和十字架的旗帜,但是一个胡作非为的主子行事偏袒而且残忍,激起贵族、市民和农人不满的怒火,因为他把叙利亚人当作臣民一样的压迫,也把他们当作外人一样的藐视。一份细作的报告详述了东罗马庞大的准备工作,送到萨拉森人在埃米萨的营地,这些首长虽然有战斗的决心,但还是召开会议来讨论。阿布·欧贝达基于信仰,期望留在原地成为光荣殉教的烈士,明智的哈立德建议保持颜面主动退却,撤往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边界地区,在那里等待己方的援军及不信者的攻势。马不停蹄的信差很快从麦地那的宝座前面兼程赶回,带来欧麦尔和阿里的祝福,以及先知遗孀的祈祷和8000名穆斯林的增援部队。他们在前来的路途上击溃希腊人的一支分遣部队,等到达叶尔穆克河的营地与弟兄会合时,传来令人大为兴奋的信息:哈立德已经大败迦山部落的基督徒阿拉伯人,使他们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赫尔蒙山位于波斯拉的附近,山区的泉水在德卡波里斯平原成为激流,或称为10个城市的平原。海洛马克斯河被误传为叶尔穆克河,经过很短一段流程以后,注入太巴列湖[306]之中。在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溪流两岸,发生了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斗(公元636年11月)。在这个极关紧要的时刻,公众的需要和阿布·欧贝达的谦虚,使最有能力的穆斯林负起指挥的责任。哈立德在正面亲自督战,他的同僚把自己的位置设在后卫,阿布·欧贝达那受人尊敬的容貌和风度,以及看到穆罕默德展示在查巴城外的黄旗,使混乱状况的逃兵恢复秩序,再度投身战场。德拉尔的姐姐带着一群阿拉伯妇女组成最后的阵线,她们接受征召来参加圣战,对于运用弓箭和长矛都非常熟练,就是在遭到囚禁时,也会防护自己的贞节和宗教,绝不能让未受割礼的敌人强奸得逞。[307]将领鼓舞士气的讲话简短有力:“你们的前面是来世的乐园,退后就会堕入地狱永不超生。”然而罗马骑兵的攻击是如此猛烈,阿拉伯人的右翼被攻破,与主力分离。他们陷入一团混战之中,被迫后退3次,在妇女的厉声咒骂和拳打脚踢之下,转过身去重新发起3次冲锋。阿布·欧贝达利用作战行动的空隙去探视弟兄们的帐幕,为了延长他们的休息时间,把2个不同时段的祈祷重复朗诵一次,亲自包扎他们的伤口,用适切的言辞来安慰他们,说不信者只能获得痛苦无法享用报酬。4030名伊斯兰教徒葬身在战场上,由于亚美尼亚弓箭手的战技出色,使得700人可以吹嘘他们在服役中立下大功,以至于失去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