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顽主”正德皇帝:睁着眼睛尿炕(第5/8页)

豹房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其中聚集的巨大财富。

仅以极不完全的统计计算,到朱厚照死去,十四年间,豹房吞进去的白银可能在一亿两以上,很有可能还要多。按照帝国当时某种非正式的规定,朱厚照时代,全国所有罚没的财产,全部被收入豹房。

根据吴思先生在《刘瑾潜流》一文中提供的保守而又打了至少五折的数据,仅仅刘瑾一个人被罚没的财产,不包括其他任何家产,光是黄金与白银两项,其数字是六千七百五十万两白银,大约是当时中央财政年收入的三十几倍。按照购买力折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二百五十多亿元人民币。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十四年来刘瑾一个人被罚没的财产。在此期间,还有一位与刘瑾差不多的人,就是豹房的大总管钱宁。在明人的记载中,此人被抄家的财产虽比不上刘瑾,却也差不了太多。如果加上全国被罚没的资产,加上其他渠道流进豹房的财产,这个数字肯定足以让人眼晕。

在理论上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都是皇帝的。朱厚照为什么在国库与皇宫内库之外,一定还要弄一个豹房小金库,大约只有天知地知和这位酷皇帝自己知道了。不过,说这个小金库比全国都富,大约不算空穴来风。

到此为止,正德皇帝的玩乐还只限于北京城内,真正的花样还没开始呢。

正德十二年,二十六岁的朱厚照在城里实在憋的受不了了。于是,八月一日清晨,这位皇帝化装成普通人,带了几个心腹,溜出德胜门,直奔昌平而去。当时,除了豹房外,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直到第二天,满朝文武大臣们才知道自己的皇帝不见了。于是,相当于今天首相与副首相的三位大学士赶紧骑马出城去追,一直追到沙河镇,也没有发现皇帝的任何蛛丝马迹。

把我们的皇帝拦截回来的是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张钦,他预测皇帝可能是想冲出居庸关,到宣化、大同一带玩耍。于是宣布:皇帝出巡关系重大,如果没有发布诏书明告天下,作为巡守关门的官员,职责所在,万死也不敢放皇帝出关。

朱厚照命令在城门上的一个太监开门,张钦厉声警告这位太监,如果不想要脑袋了,他可以开关试试。至此,朱厚照没脾气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在昌平御马房转一圈后,回到豹房。

半个月后,八月二十三日半夜,朱厚照又一次潜出德胜门,一路急驰,直奔居庸关。这一次,他们偷渡得手。

出关后,朱厚照立即命令大太监谷大用为钦差,把守居庸关,职责是不许任何官员出关。这一次,群臣徒唤奈何,真的是毫无办法了。

正德皇帝到达宣化后,先后下达诏书,任命一位叫朱寿的人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来,又陆续封威武大将军朱寿为镇国公,拜太师。于是,这位朱寿便一身兼有了三个最高的衔位,武将中最高的大将军官衔,文臣中最高的太师官衔和贵族爵位中最高的公爵爵位。这位朱寿就此成为位极人臣的当朝第一人了。

何物朱寿?大臣们一头雾水。

这位朱寿到底是何许人?人们纷纷探问。

他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自己。

朱厚照做如此安排的理由相当充分,既然皇帝出巡外地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好吧,现在,来到宣化的只是威武大将军朱寿,他受皇帝的指派,当然可以到皇帝需要他去的任何地方。他极为有效地将自己分成了两个人。

这种皇帝自己把自己分成两个人、同时分别执行两种使命的做法,确属具有崭新创意之千古首创。在我国包罗万象地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籍与圣贤之道中,对于此种情形均无说明和教诲。致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贤士大夫们,在皇帝婉转自如的身份转换面前,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当年九月,边境告警,有约五万蒙古族骑兵集结在玉林卫附近,意图不明。朱寿立即以威武大将军的身份征调粮草军兵,准备打仗。

十月二十日,明军与蒙古骑兵在应州——就是以木塔闻名的今日山西省应县——附近的涧子村展开激战。大将军朱寿亲率援兵赶到,明军士气大盛,蒙古兵稍退。

十月二十一日,大将军朱寿亲率大军与蒙古兵展开激战,据说战斗持续了十二个小时。随后,蒙古兵开始全线撤退。大将军朱寿调整部署,采取守势。不久,朱寿由前线返回大同,再返回宣化。

第二年正月六日,正德皇帝朱厚照兼大将军朱寿班师回京。在他的授意下,文武百官在德胜门外举行了盛大热烈的欢迎仪式。

大家足足等了一天,直到深夜时分,朱厚照才身着戎装,骑枣红马,佩剑,在大队边防军骑兵的簇拥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