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朱元璋执政:杀 杀 杀(第6/13页)

洪武三年,第一次大封开国元勋。共封六个公爵,二十九个侯爵。其中,李善长以开国第一功臣的文臣身份,受封公爵,其余公、侯则全部是武将。公爵的待遇是每年三千至五千石禄米,按照并不精确的折算,大约相当于今天三十五万至六十万元人民币的年薪;侯爵的待遇是每年九百至一千五百石禄米,大约相当于今天十二万至二十万元人民币的年薪。此外,还有一次性的赐府第,就是国家分配住房。由于国家尊严与观瞻所系,这些房屋的外观与质量在当时应属上乘。至于赏赐金银及绫罗绸缎等,数量可能不是很多。此外,公、侯们享有子孙世袭的免死铁卷,就是为中国人特别津津乐道的所谓免死牌。这种东西样子像瓦,铁质,上面镌刻着皇帝诏敕,底部刻写着本爵及其子孙免死的次数,字用镂金,相当漂亮。

从待遇上看,明初开国勋贵和文臣武将的收入,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一个朝代。

在纵向上比较,宋初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节度使成为安置功臣权贵的一个荣誉性职衔,其年收入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二百五十万到三百万元人民币的样子,比明初至少高出了五六倍。明初宰相的收入,大约是在一千石米左右,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来自皇家的杂项收入,总体大约相当于今天年薪十至二十万元人民币。宋朝宰相的年薪则大约是一百八十万元到二百万元的样子。

从横向上比较,这些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与帮助他治天下的文武们,其待遇远低于仅凭血统便地位崇高的皇亲国戚。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封亲王,其待遇是每年五万石禄米,加两万五千贯钞。钞是当时由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其价值跌宕起伏极大,专门写一本厚厚的博士论文,可能都写不清这些古代纸币的故事。按当时的情形,行情好时,这两万五千贯钞大约可以购买两万五千石禄米。公主和驸马的待遇则是每年两千石禄米。

当时,全国共有一千零一十三个县,正七品知县,年收入为九十石禄米。

由此可以算出,朱元璋的四十二个子女中,每一对子女的待遇,大约相当于十个最重要的开国元勋,相当于五六十个宰相;每十对子女,便相当于全国差不多全部县官收入的总和。

如此分配与收入的不公,在公开提倡不公的我国古代,可能也算得上是离谱了。后来,有人在谈到明代及其以后,贪官污吏的成长呈现特别繁盛的景象时,曾经将原因归结为官员们的薪酬太低。应该说,这既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但却可以看成是重要原因。想想看,当官员们不管如何荼毒下属和百姓,只要搞定上司,就可以荣华富贵时,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更多的理由,不使官员们变成上司面前的巴儿狗和下属与百姓们面前真正的恶狗。在此种情形之下,想让全国官员都像海瑞一样生活与做官,不啻于痴人说梦。不过,说起来,这可能确实是朱元璋的一个理想,也可能是明代社会显得特别七扭八歪的主要原因。

朱亮祖勇猛善战,是帝国第一批封赏的开国功臣,是为永嘉侯,享有侯爵的全部待遇。洪武十二年,即公元1379年,被朱元璋派遣去镇守广东。

此人除了能打仗之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归于恶棍之列。他到广东之后,很快与当地的土豪恶霸们搅到一起,成了这帮家伙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靠山。结果,与当地一位深受民众爱戴的县官道同发生冲突。

道同是蒙古族,属于真正的好官。我国历史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好官,他们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生性刚直宁折不弯,其二是真的从心里相信仁义道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道同就是这样一个人。据说,直到六百年后的今天,广东番禺一带民间,还有供奉道同牌位的说法,这可能是重要原因。大约也是为此,朱亮祖心里很是厌烦。

一次,道同将一帮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的流氓当场抓住,然后,拴成一串在繁华商业区示众。朱亮祖出面请道同喝酒,为这帮坏蛋讲情。不管是论爵位,还是论级别,这位侯爷都比道同高出不止十级八级,算是给足了道同面子。谁知,道同很诚恳地希望朱亮祖不要为这帮子人渣坏了自己的名声和体面,没有买账。

第二天,朱亮祖亲自出马,当场打碎枷锁,释放了那一干人犯。后来又找机会,以礼仪不周的名义,把道同当众痛打了一顿。

当地一个罗姓富豪,看出这是一个投资的好机会,便将自己美貌的妹妹送给朱亮祖做妾,外加不算菲薄的嫁妆。此后,成为侯爷小舅子的罗姓富豪便越发富豪起来。致使道同不断收到百姓求他为民作主的状子。其中大体包括诸如占人田宅、霸人妻女、强买强卖等等。道同忍无可忍,把侯爵的小舅子抓进了监狱。朱亮祖闻讯,立即派兵包围了县政府,并将该人犯——罗氏舅爷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