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风歌(三十)刘姓封王(第3/4页)

大家知道这个秦末大乱,还有楚汉战争天下大乱的时候老百姓到处跑,离开自己家乡到处跑,天下的流民非常多,流民多刘邦并没有管,唯独对山东人他管得特别严,只要能够说齐国话的一律到齐国去,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儿子管辖那个齐国的人口更多一点,让他的人口多是干什么呢?做大、做强,在那个时候,哪个诸侯王管辖的地方大,拥有的人口多,这个国家就强。齐国的地73座城够大的,百姓少,那么所有会说齐国话的全部迁过去。其他的国家都没有命令,唯独齐国这个诸侯国刘邦下了个命令,可见他对他的儿子那还是比对兄弟还要亲,这是第三个王。第四个刘姓王既不是刘邦的兄弟,又不是刘邦的儿子,叫什么呢?叫姓刘就沾光,这个人叫刘贾,司马迁写了一个《荆燕世家》写到这个刘贾,这个刘贾是个什么人呢?司马迁都不知道,刘贾肯定是刘邦的亲戚,但这个亲戚亲到什么程度司马迁不知道,不知道他是刘邦的哪一支上的亲戚。这个人之所以被封王,两个原因,第一有战功,第二他姓刘。《史记》记载了这么几句很有名的话,很值得大家咀嚼玩味,司马迁这样写的,当刘邦抓了韩信以后,下面就是司马迁的原话了,“欲王同姓以镇天下,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句话“欲王同姓以镇天下”,就是把韩信抓了以后,他想封同姓的人为王来镇服天下,但是他的孩子太小,他的兄弟太少,而且兄弟又没有本事,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封了刘贾。刘贾也被封王了,刘贾封的是哪块地呢?我们说韩信被抓以后他那个楚国一分为二吗?36个城给了他的小弟弟楚王刘交,剩余的53个城给了刘贾,让刘贾做荆王,荆王刘贾就这样来的,管辖的主要是南方的三个郡53个城。这个地方也就是后来吴王刘濞的封地,这个刘贾死了以后再封的就是吴王刘濞了,这是刘贾被封。

画外音:

称帝后的刘邦自然不会忘记为自己的家人谋取点好处,他不但封了自己的兄弟,还封了自己的儿子和亲戚,其实如果仔细盘点一下刘邦封的王中,我们会发现在刘邦称帝之前,他一直是封的异姓王,那么这时的刘邦为什么不论功封赏呢?再次封异姓的人为王呢?

王立群:

这个原因很简单,两条,第一条就是削弱异姓诸侯王,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人都是异姓诸侯王,刘邦在汉六年封同姓诸侯王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削弱异姓诸侯王,那怎么看得出来刘邦的目的是这样呢?你说这个话怎么能让观众信服呢?两个原因你就明白,第一,你看他的封地,他封的同姓王封到哪儿呢?刘邦封的同姓诸侯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原来的异姓诸侯王的封地上封同姓王,比如说齐国第一任齐王韩信,把韩信迁到楚,然后齐封给自己的儿子刘肥,齐王。然后第二年把韩信抓了把楚地废掉,把楚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他的小弟弟刘交,一部分封给他的亲属刘贾叫荆王,都是在原来诸侯国的封地。后来也是如此,后来他杀了彭越,又把彭越的地方封给他两个儿子。总而言之,他都是在灭了一个异姓诸侯王,在人家的封地上马上就封同姓诸侯王,这样做的目的,那不是明摆着封同姓王是为了消灭和削弱异姓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异姓王的分封是刘邦不得已而为之,那七个异姓诸侯王不是刘邦想封不想封,而是你想不想封你都得封。比如说韩信要齐王,你敢不给吗?你不给他就不帮你来灭项羽;彭越要梁王,你不给就不来。给了齐王给了梁王,到后来在固陵打了败仗,要人家来帮忙人家不来,不来以后又听张良的建议加封土地。

其实刘邦打败项羽主要是依靠韩信、彭越、黥布,但是你用别人那都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两条,一个叫封王,一个叫封地,你不给我王的名号不给我地,我就不给你干。这很简单,你到大街上对着一帮人说来,来,来,给我们干活吧!那得有个条件,你得给人家工钱啊,你让人家一块儿给你灭项羽,不封王不封地,人家不干。所以异姓王是刘邦不得不封,并非出自心里的情愿,这是封同姓王的第一个原因,为了削弱异姓王。第二,是为了巩固刘姓政权,我们刚才读了刘邦的一句话很有名,“欲王同姓以镇天下”,他认为要镇服天下必须要封同姓王,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为什么要封同姓王。

第二个问题,封同姓王对刘邦的政权有帮助吗?确实有帮助,第一,封了同姓王以后稳定政局,你看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吕后、汉文帝,在这一个阶段没有一个同姓王造反,反过来黥布叛乱的时候,同姓王像楚王刘交,荆王刘贾都起兵去对抗,而且刘贾因为黥布叛乱战死,所以同姓王对巩固政权确实起了作用,稳定政局。稳定政局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同姓诸侯王和朝廷的列侯是互相牵制的。刘邦不是封了29个列侯吗?现在又封了四个同姓王,同姓王在边远地区和朝中的列侯互相牵制,同姓王要叛乱派列侯去平叛,列侯中间要造反同姓王会起兵镇压,互相牵制,稳定政局。第二是巩固刘氏政权,你看吕后死了以后,出现铲除诸吕的行动的时候,所有的郡县长官没有一个人动手,那个被刘邦封的那些郡县长官都不动,谁带头起兵呢?刘邦封的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他起兵了,因为郡县的太守人家看老刘家跟老吕家,你们夫妻两个家的后代在打,他们都不去趟这个混水,只有谁呢?只有刘姓诸侯王特别积极。所以,封同姓诸侯王在当时来说确实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第三点就是发展经济,除了稳定政局、巩固政权以外,同姓王诸侯王有很大的权力,有权力他就把自己这一块的一亩三分地搞好,比如说齐国,齐王是刘肥,齐国的相国是曹参,曹参用了九年时间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