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唐鲁之争

隆武朝廷新建,颁诏各地,很快就得到了两广、赣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承认。

但也在这时,朱聿键才知道鲁王已经在浙东地区出任监国了。

怎么办?

隆武帝认为,鲁监国应该取消“监国”的名号,归属到自己的名下。

虽然唐王和鲁王在谱系上都与崇祯帝相距甚远,但在拥立时间上,自己早于鲁藩,而且已由监国称帝;地域上,自己的政权已经得到了除浙东以外各地南明地方政府的承认,鲁监国政权只局促于浙东一隅之地。

于是,该年九月,隆武帝以正统自居,派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为使者,前往绍兴颁诏,宣布两家无分彼此,鲁监国委任的朝臣可以到隆武朝廷中担任同等官职。

考虑到鲁王已经对外宣称出任监国的事实,隆武帝也设身处地地替鲁王着想,在诏书中诚恳地表明:“朕与你相约定,朕尚未有子,收复南京之日,朕即让位给皇侄,彼时,朕一定穿布衣戴角巾,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隆武帝诏书的到来,无疑在鲁监国朝廷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鲁监国手下群臣赞成开读诏书和反对开读的人数大约各占一半。

有大局观念的大学士朱大典、督师钱肃乐、大将方国安等人赞成闽浙联合,同意接受隆武朝廷的正统地位。

钱肃乐说:“大敌当前,同姓叔侄如果大搞窝里斗,怎么可能成就中兴大业?就目前形势而言,监国改称为皇太侄而效命于隆武,也未尝不可;倘若我们的队伍率先收复南京,到时,帝号也不是福建人想夺就夺得去的。”

方国安也说:“大家同为帝王子孙,心中所想的都是收复祖宗疆土。现在隆武帝既然已向天下宣布了登位的消息,相对来说,比较难以改口退位;我监国不妨以降心相从。”

朱大典则说:“姑且就先以皇太侄的身份相答,强敌在前,千万不可以同姓先结仇。”

的确,强敌迫近,同姓相争,难以中兴,而且各自为战,就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大学士张国维、督师熊汝霖、大将王之仁、国舅张国俊等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唐王与鲁王的身份相同,凭什么向唐王称臣?而且,鲁监国已经成了浙东抗清的一面旗帜,一旦归统,很可能会使整个浙东的大好局面濒于瓦解。

张国维在疏中说:“国家遭遇了这场大变难,凡为太祖高皇帝的子孙,都应该同心戮力,共图兴复。成功之后,先入关者为王,现在不可以分出谁在上谁在下。而且我鲁监国在人心涣散之日,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这才把人心给收拢起来,一旦向南拜福建为正朔,刚收拢的人心就再也不能为我所用,到时后悔莫及。”

熊汝霖也说:“主上原本就没有据有天下的野心,唐藩也没有坐登大宝之理。有功者王,乃是万古不变的定论。如果我们的军队能收复杭州,那便是立定了中兴一半跟脚,彼时主上早正大号,就是名正言顺。对比一下,福建人投机倒把、乘时拥戴,其不过只拥有闽越之地,这规格、这局势,还能倒过来说吗?千秋万世,公道犹存。当然,如若我们的军队不能收复杭州,而福建兵不但收复了杭州,还克复了南京,则功业在人家那里,谁还能与他们相争?到那时再讨论要不要迎诏尚未为晚。”

张国维还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侃侃而谈,说:“继承大统的人,在和平时期所看重的不是是否为嫡出长子,而在这纷争世乱谁先建功。唐殿下如果是提兵北伐,那我张国维愿意执戟为前驱。唐殿下如果是想关起门来做天子,并以官爵来瓦解浙东兵将抗击鞑子兵的军心,那么,恢复将遥遥无期,中兴不知要待何年何日!这样的人,绝对是太祖高皇帝的罪人,张国维不敢奉诏。”

一番高论说完,张国维又掉头对隆武帝派来的使臣说:“张国维现在只以在长江沿岸收集文武人才、训练军队修缮军事器械为第一急务,不知唐殿下所封张国维东阁大学士为何官,你可以将我这句话一字不改地向唐殿下报告。”

毫无疑问,鲁王的立场是站在张国维等人一边的。

以血统论,他觉得,自己和唐藩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你唐藩可以登帝位我却不可以?虽说唐藩称监国的时间比我略早,可是,我们和清军作战的时候,你们唐藩的军队哪去了?你们唐藩的军队从杭州一路奔命,什么也顾不上,这也就算了。可是,到了福州,都登位称帝了,都过了几个月了,也没看到你们发一兵一卒跟敌人见仗,我们这边呢?我们在浙江第一线和敌人流血流汗、拼生拼死!

鲁王以退为进,先宣布退位归藩,在张国维、熊汝霖等人的坚持下,便很快向隆武帝的使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唐、鲁都是朱姓同宗,没有亲疏之别;义兵同举,无分先后,谁先成功谁即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