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公赐剑(第8/11页)
周瑜的语调又低又密,然而,在孙权和鲁肃听来,却句句坚如铁硬如戟,每一个字词,对他们的耳朵和心脏,都是一次锤击。
鲁肃一言不发。而孙权则在频频点头之后,不无含蓄地道了一句:“不过公瑾啊,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荆州之坚,并不在荆州。”
“主公何意?”周瑜有些吃惊。
“荆州难取,不是因为城坚,不是因为关羽悍勇,而是因为许昌有曹操。”孙权说着,又转过身去,注目远去的滚滚长江。
鲁肃听到这里,忙大声赞道:“主公一语道破要害!孙刘一旦开战,必定两败,唯有曹操坐得天下。我们不能为一座城池坏了孙刘联盟,毕竟曹操才是我们双方的大敌,而此人正日夜盼望着主公与刘备反目!如此可说,荆州之坚不在荆州,而在于曹操,确实是曹操保得荆州无恙……”
不知不觉,鲁肃又回到了原先的思维轨道,当然,也是孙权的思维轨道。
“荒唐!”周瑜大叫一声,喝断鲁肃。
鲁肃失声惊叫:“公瑾!”
孙权隐忍着不悦,面向鲁肃嗔道:“人家不是说你,是说我荒唐。”又转向周瑜,冷语道,“大都督,‘荒唐’之后有何言?”
“主公顾全大局的心思,孔明肯定料到了。他不但料到,还利用主公这心思为刘备谋利!”周瑜大声道。
“这话如刀如刃嘛。”孙权笑道。
“昔日,孙刘结盟让刘备得以自保。如今,他们竟用此盟来要挟我们,逼我们永远放弃荆州!为何?就因为主公心里真正害怕的人是曹操。虽然主公曾经战胜过他但仍然怕他!主公心里明白,赤壁那样的大捷永远不会再有了!”
孙权脸色发青,眼中冒火。周瑜的话像一根钢针,准确地扎到了他心里的痛处。
“主公为制曹,被迫依刘,而这恰为孔明所用……”周瑜却不依不饶,接着往下说。
鲁肃赶紧哈哈一笑,望望孙权,又望望周瑜,调侃道:“听听,公瑾对孔明的妒恨,仍然如火如荼哇。”
周瑜明知鲁肃此时的打岔是为了保护自己,却忍不住怒声道:“子敬你这是在污辱我!”
孙权不理鲁肃,却对周瑜叹道:“公瑾,我记得当初我把荆州借与刘备,你就极力反对。”
“如今看过荆州城防,更加悲愤。主公当年随手一借,如今十万头颅也取不回。”周瑜答道,脸上的痛苦深沉真切。
鲁肃再也听不下去,大喝一声:“公瑾慎言!”
周瑜也沉默了,然而,激愤之中,他的目光却炯炯地注视着孙权,一刻也不肯离开。
孙权默默凝视周瑜,淡然道:“公瑾,在你眼里,我恐怕是位庸主吧?”
周瑜与鲁肃的眼中同时掠过一阵惊骇。一个恐怖的阴影像一个传说中的幽灵,将他们的眼睛笼罩住了。沉默,空气只有死一般的沉默。
“公瑾听着,当今天下,联盟抗曹仍是大局。我宁肯永远不取荆州,也不坏孙刘之盟!”孙权终于再次开口,下了最后的断语。
他的声音不愠不火,什么听不出任何语气上的波澜,然而,在周瑜与鲁肃听来,却无异于江上的惊涛骇浪。
周瑜忙单膝跪倒,哑声道:“请主公赐罪。”
孙权长叹一声道:“你累了,累得厉害!回府歇息去吧。”他下了逐客令。
一旁的鲁肃只默默无言。
周瑜不敢再多说一句,只悄悄退后,起身,离去。
直到周瑜的背影被累累树影淹没,孙权才朝鲁肃转过身来,找了张长椅,颓然坐了下去。也只有在面对鲁肃一人,他面部的表情才得以缓缓放松。
“主公刚才的话,可当真?”似乎怕周瑜听见似的,鲁肃探过身,压低了声音,问孙权。
“什么话?”孙权挪了挪身子,似乎一下子回不过神。
“宁肯永远不取荆州,也不能坏了孙刘之盟。”
孙权将目光从树影间收回,凝视着鲁肃。鲁肃正低着头,凝神屏息。他明白了,鲁肃是想听到否定的答案。他的脸上荡过一丝勉强的微笑,良久,方疲惫地摇了摇头,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子敬啊,你的心思是,我们既要取回荆州,又不坏了孙刘之盟,想图谋两全。对吧?”
“正是。”鲁肃连忙答应,语气很有点振奋。依他看来,这才是可行的万全之策。
“子敬真是厚道哇!”孙权先是瞪圆了两只眼睛,笑眯眯地望着鲁肃,然后,忽然像一只遭到戏弄的老虎,脸色微微一沉,不屑地呵斥道,“可惜呀,是痴人说梦!”
华灯初上的夜晚,金碧辉煌的大都督府处处欢声笑语、张灯结彩,连庭院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清甜芳香的气息,更不要说人头攒动的大堂了。此刻,那间宽敞得可供百人舞蹈的厅堂上,那座孙权所赐的编钟已经被恭敬地一式儿摆开。众侍女正穿着如云的绸衣,踩着欢欣的步子,人手一块丝绸,在编钟上小心翼翼地揩抹着、擦拭着。对着这传说中的国乐之宝,她们面带欣喜柔和的微笑,嘴上不时地小声热烈地交谈着,纤足不停地舞动着、跳跃着,她们故意让玉腕、脚踝上的环佩不时地轻击钟身,发出不绝于缕的“丁零当啷”的脆音。众侍女之中,有个年纪最小、性格最活泼的,看见编钟末尾一只小乳钟上沾着一片薄薄的羽绒,便张口朝它轻轻吹拂着。不料,那羽绒如轻絮般飞升的当口,那乳钟竟也被袅袅地吹响。刹那间,空气中弥漫出一片惹人心醉的清音,一闻此音,众侍女们都被它的悦耳惊呆了,如同被施了入定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