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公赐剑(第5/11页)

听周瑜批评主公,鲁肃怫然不悦:“公瑾慎言!不借荆州,便无孙刘联盟。无孙刘联盟,就没有赤壁大捷,亦无东吴今日之盛。”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肃说的完全符合逻辑,况且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是荆州成就了另外一个大敌——刘备。”

可从心系东吴疆域的大都督周瑜来说,他看到的事实却集中在另外的方面。

“刘备虽然日渐强悍,却非敌,仍为我东吴抗曹之盟。公瑾啊,如果你一心将其视之为敌,那么,倒可能真的把友逼成敌!”鲁肃掷地有声,自认为在向周瑜道出他的盲区与谬误。

周瑜却又露出常有的那种矜持的微笑,不急不缓地道:“孔明的守荆方略是‘东和孙吴,北拒曹操’,这不失为盟之道。关羽则不,他防吴之心甚于防曹。东吴在关羽眼里,早就是亦盟亦敌了!与孔明之伪相比,我更喜欢关羽的真性情。”

鲁肃听了,沉吟一会,觉得周瑜的道理的确更深一层,不由得长叹一声,问道:“那,依你,如何才能索回荆州?”

“开战。”周瑜的回答毫不犹豫地回答。

鲁肃吃了一惊,脱口而出:“不可!”思索一会儿之后,又急切地叮嘱道,“公瑾啊,待会见到主公,千万不可提‘开战’二字!”

周瑜一直凝神注视他脸上神色的变化,此刻会心一笑道:“好,不提。我学子敬——大事在心不在口。”

鲁肃目视周瑜,用明显比方才低沉得多的语调叹息道:“唉,大都督不知道,主公实在是病得不轻啊!”

这一次,会意的周瑜没有回答,或者说,他的回答只是他常有的那种矜持的微笑。

周瑜跟着鲁肃来到吴宫大堂时,堂内正飘荡着典雅清越的钟乐。一架龙凤呈祥的屏风将大堂从前往后一分为二,堂内东西两边各伫立着一座大小不一、依序排列的编钟,编钟的面前,站满姿容秀丽、身形袅娜的宫女。她们时而眉目低垂,时而仰面朝天,而手中的鹤首槌却始终不离眼前的编钟。听得出来,乐音故意由两边阵势交相伴奏,形成对垒之势,在互相应和补充的同时,又不失错落映照的韵致。

初闻雅音的鲁肃与周瑜,感觉神清气爽的同时,心里油然生出一阵肃

等到两人走近了,才看清两排敲钟的宫女队伍左首的是小乔,右首的是孙权的女儿青萍。显然,其他宫女是在她们俩的指挥之下敲击编钟。从整体的乐声听来,她俩既配合默契,又像在互相竞技。

两人在乐声中走进大堂。鲁肃对编钟和宫女视而不见,他一眼瞥见屏风上斜挂着那柄王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不好的预感,主公为何隐匿自己的同时,又将这残缺的王剑悬挂于此?不觉中他的脚步有些踌躇,心里犹豫该不该继续往前。而周瑜忽见小乔,却忍不住面露喜悦,虽然探关荆州来回不过短短两天,可对他而言,每次见到小乔,都像一次久别重逢。他不自觉地走近她,轻轻将她垂落于面庞的一缕黑发绾向鬓后。只要她在,他就没法不看她美丽的面容,不管四周有多少美女丽人。

而小乔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当她的周郎在大堂之上这样做时,她虽目不斜视,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她的幸福和她的笑容一样,无法自遏地流露而出……

然而,乐极生悲的事情发生了,正在敲击编钟的小乔因为动情,突然失手击错了一只编钟的部位,美妙的音律被一个明显的破音破坏殆尽!

宫女们纷纷诧异又惊恐地转过头来,视线集中到小乔的身上。那意思是,你怎么了?你怎么能这样?不但把好端端的乐曲给毁了,而且接下来让我们怎么办?

大堂另一侧的青萍也望着小乔,那眼神却充满了嘲讽和调侃,不仅如此,她还举起钟槌,故意再次击打了一下面前的编钟,在小乔刚刚击错的那个部位。她通过夸张地重复小乔刚才敲出的那个刺耳的错音,提示包括小乔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小乔犯错了,她敲钟的技艺不如自己!或者直接一点说,她赢了!

小乔窘迫到了极点,她低下了头,不仅不敢看鲁肃,连她的周郎的目光也不敢碰触了。

周瑜见了小乔的窘态,不自觉地皱紧了眉头,而鲁肃却好像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他只关切地紧盯着眼前的屏风。如果他没有猜错,此刻,主公孙权正躺在屏风之后。

果然,从屏风的后侧传出孙权一声沙哑的叹息:“音律突生错乱,料是公瑾到了。”

顿时,满堂的声息都静默下来,包括青萍那组的钟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周瑜的身上。

周瑜不慌不忙,恭敬地向屏风揖拜:“周瑜向主公请罪!”

屏风后的孙权却并不理睬,只缓缓从床榻上坐起,两眼凝望着远处的虚空,半晌,才沉声道:“钟乐怎么停了?《殇》未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