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除掉障碍(第4/8页)

嬴政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把韩非抓起来。

李斯知道如果不尽快把韩非搞定,秦王早晚会醒悟过来,又会把韩非放出来,甚至会重用他。因此就叫人把一包毒药送给韩非,叫韩非赶快自杀,否则到时连选择死亡的方式都由不得你了。

韩非虽然聪明,但打死他也没有想到这是李斯同学的阴谋,于是,眼睛一闭,把那包毒药全部倒在嘴里,结果在牢房里死去。

没几天,嬴政觉得李斯的话又没有道理了,下令把韩非放出来。哪知,得到的报告是,韩非同学已经死了。

韩非无疑是有水平的人,如果让他得到发挥,历史也许会增加很多精彩的细节。

奸臣真好

幸亏这时秦国并不缺牛人。

此时,秦国的国力更加强大,完全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

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嬴政下令大军伐赵。

这时的嬴政很有信心,他想一举吞灭赵国,即使不能一举吞赵,但把赵国打得元气大伤还是可以的。

这次伐赵之军分成两路,一路向太原,夺取了狼孟和番吾,最后与李牧相遇。秦军这几年来,少有败绩,但却打不过李牧,于是便退回去。另一支部队攻打邺城,但居然也没有拿下。

嬴政这才知道,赵国仍不可伐。

既然赵国不可伐,那就老老实实按既定计划,先灭韩吧。韩国现在虽然没什么实力,也天天表示永远当秦国的二层机构,谁要是敢打秦国老大哥,他们韩国一定会武装保卫老大哥。可韩国到底还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要是再被哪个敌对势力利用一把,麻烦也会不少。而且灭掉韩国虽然获益不大,但却可以吓一吓其他诸侯国,威慑效果十分明显。

韩国高层这时虽然没有什么牛人,但政治敏感性十分高,预感到秦国要把他们干掉了——连一个代表韩国去献地的使者都被秦国关到牢里杀了,秦国还把他们当一回事吗?现在伐赵不胜,那股怒火只有转到韩国这边来了。

但韩国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得又来老一套,再送地。

韩国派人去对秦国说,我们决定把南阳那块黄金地段割给秦国老大哥了。请老大哥派人去接收,好好开发。

本来,按照以往的做法,一般就是派个使者过去办理接收手续,宣布此地以后是大秦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就完事大吉。

但这次不同以往。秦国派的不是几个拿着尺子的官员,而是一大批军队过去,把那一块地皮隆重接收了。

魏国看到韩国这么主动割地,也怕了起来,主动向秦国献了一块地皮。

嬴政当然不会因为韩国这么乖了就不打了。关于诸侯国,他永远信奉这个信条:你不打他就不死。

他拿了韩国大量自觉送上的土地,不但从来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反而步步紧逼,你不给土地,我打;给土地,还是打。总之,不管你如何,他只有一个“打”字。秦国的这个行为,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中,强大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没有道理的。

韩国看到秦国不讲道理,但没有办法。他们还想送地,但连秦国都看得出,他们已经无地可送了。再送下去,就只有送首都了。

首都当然是不能送的。

但秦国执意要韩国的首都。于是,就只有抢了。

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带着部队杀进韩国的首都,把韩王抓了起来,然后向大家宣布,“大秦公司”成功并购韩国。

秦国在韩国的原地上设立颖川郡。从此,韩国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韩国成为秦国的一个郡,赵国便全面暴露出来。

于是,秦国高层觉得,伟大的秦国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要是老欺负弱小,也太无聊了,也该找个强手来练练。于是,赵国便又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而且更让嬴政兴奋的是,赵国去年刚刚发生了大饥荒,全国到处都是“人相食”,正处于从未有过的困难时期。如果出兵打过去,赵国立刻就会“内外交困”。这是灭赵最好的机会,也算是上天对秦国的帮助。

这一次,嬴政把王翦列为首发阵容,让他带着驻扎在上地的部队,向赵国发起进攻,拿下了井陉,拉开了灭赵的序幕。同时,又派杨端和率河内之兵,前来夹击赵兵。

这模样做得很大。

赵国不是韩国,只是在那里开着城门,除了割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还有李牧和司马尚。

这两个人都是牛人。

王翦虽然很牛,但王翦怕李牧。

赵王立刻任命李牧为大将,司马尚为副将,带兵出来抵抗秦军。

这时,是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

当时的局势是,秦国南路军已接近邯郸,北路军也已拿下井陉,正南下直向邯郸。秦军入赵的总数是二十万,声势极为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