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平之战(第4/9页)

如果是别的领导人,听了这话之后,也许会重新考虑一下。可现在赵王的脑子哪还有这方面的功能?听完赵大妈的话,就挥挥手说:“你放心吧。寡人的决定是错不了的。”

赵大妈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们赵家啊。我可是提醒过大王。”

赵王大笑,说:“赵括一定不会辜负寡人的期望,只会打胜仗,不会出什么差错的。不过,我仍然要答应你的要求。反正你的这个假设是不会存在的。”

赵王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最后只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赵王做了件大蠢事;二是范雎的阴谋诡计获得巨大成功。

范雎听说赵国按他的想法进行了人事调整之后,立刻亮出他的王牌,任命白起为上将军,为前线总指挥,那个王只作为裨将,当白起的助手。

但范雎知道,赵括虽然狂妄,天天叫嚣天下无敌,但面对白起时,还是会胆小起来的。于是,下了个死命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很快就来到长平前线,轻松地从廉颇手里接过兵符,开始了他的大将生涯。

这哥们儿觉得廉颇这个老家伙暮气沉沉的,那些计划更是没有一点儿勃勃生机,于是也像现在很多地方官一样,一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否定前任的施政方针,自己另起炉灶。

赵括对廉颇原来制定的战略方针,连看都不看,便宣布全部废除,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保留。

当然,赵括也像现在的很多地方官一样,自己上任之后同样烧一把人事方面的大火,把前任重用的人统统赶下台,把自己的人都提拔上来。

整个军营的面貌就全面改变了。

赵括雷厉风行地进行了这些整顿,他觉得自己真的像大将军了,真的可以去把秦国打个落花流水了,于是,他下令出战。

白起绝对是个老手,他对赵括的这些动作知道得很清楚。他知道这哥们儿目前心态已经非常轻狂,便顺着赵括的这个心理让他继续轻狂下去,直到赵军全变成骄兵。

他一面下令秦兵假装失败后退,一面预留两支部队埋伏下来,等赵兵牛哄哄地冲杀过来之后,伺机猛打赵军的屁股。

赵括一看,原来仗打得这么容易?自己才小试牛刀,根本没有发力啊,秦兵就大败而逃了。廉颇白白活那么大的岁数,原来根本不会打仗,全是靠混出来的。要是早先让我来当将军,现在秦国都给灭了啊。

他下令部队乘胜追击,直接攻击秦兵的营垒,要彻底把秦兵打回老家去。

这一次,白起不再装失败了,下令秦军坚守。

赵括猛攻几次,都被宣告无效。

赵括到现在仍然没有想到这是白起的阴谋诡计,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不够努力,只是拼命地进行攻坚战。

他想,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大败秦兵了。

可在他觉得胜利在望的时候,白起预留的一支二万五千人的部队突然出现在赵军的背后,另外一支五千骑兵也突然出现,截断了赵兵的归营之路。

赵军这时军心开始不稳。

白起带着精兵杀出营垒,向赵兵反击。

赵括这才知道,秦兵原来战斗力很牛——前面那些不堪一击,原来都是装的。他奋起迎敌,打了个败仗。

到了这时,赵括也知道自己再这么蛮干下去,会被白起砍死的,于是也筑起营垒,坚守下来。然后派人狂奔回去请求援兵。

此时,秦王看到前线的双方已经全面接触,最后决战时刻已经到来。赵以举国之兵而来,浩浩荡荡几十万之众,赵括再怎么菜鸟,真的打起来,秦国的士兵也会大量消耗的。如果弄得不好,一战之后即使获得胜利,也是惨胜。惨胜之后,秦国的麻烦就大了。

因为,现在赵国虽然没有朋友,但他也没有多少敌人。秦国现在四周全是敌人——虽然现在几个国家都跟秦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可这些友好条约连秦国也不相信。那些国家与秦国签约,是因为怕秦国打他们;秦国跟他们签,是怕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样的条约都是暂时的。

所以,范雎清醒地认识到,秦国只有在这次大战中大获全胜,胜得威武雄壮,让四周敌人一片胆寒,谈秦色变,这才不敢有别的想法。于是,他决定大规模地进行动员,大打一场人民战争,连秦王也要下基层开展征兵工作。

秦昭襄王亲自到河内一带,号召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拿起武器向长平前线狂奔,阻断赵国的粮道。

赵王这才知道,跟秦兵硬碰硬真的吃不消,觉得虞卿的办法才是王道,于是,急忙派人去向齐国和楚国求救。

齐国和楚国看到秦、赵两军对决,也怕秦国真的打败了赵兵,灭了赵国,这样对他们也很不利。可又下不了更大的决心,最后只是各派一支部队前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