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范雎入秦(第5/10页)

于是,大家都停止前进。

赵奢这时大声发布了一条命令:有以军事谏者死。

意思是谁敢再谈军事,老子就敢杀谁。

雷人吧?现在是干什么去的?是打仗去啊,去打仗居然不让谈军事?看来这个税务系统出来的官员,只知道收税,只会谈税务工作,怕人家谈起军事来,他对不上话,所以干脆就滥用职权,出了这个封口令,不让你谈军事。

果然高明!

此时,秦军的另一支开到武安城西,正在武安城西面列阵呐喊。

秦军这些年来老打胜仗,胜仗打得都成常态了,所以一出战,士气都十分高涨,此时全体秦军喊杀连天,连武安城里民房的瓦片都给震翻下来。

城中军民无不骇然失色。

对于秦军而言,武安城唾手可得!

赵奢的部队还在邯郸城外三十里处。

赵奢手下的一个将官看到武安已经危乎殆哉,就急忙跑过去对赵奢说:“老大,赶快去救武安啊。再不救武安就完蛋了。”

赵奢大喝:“不是说不许谈军事吗?谁敢谈,老子就敢杀。来人,拉下去斩了!”

刀斧手过来,把那建议救武安的将官拉下去处理了。

大家一看,这才回忆起赵奢的经典故事,这哥们儿还当基层税务人员时,连平原君的家人都敢砍。现在大权在手,他还有什么人不敢杀?他可以不敢打仗,但并不代表他不敢杀自己的人。

于是,谁也不敢做声——反正跟着这样的人打仗,就是真的去打了,也是打败仗。

赵奢仍然在那里坚守。而且这哥们儿很有耐心,一守就是二十八天,好像他面对的不是如狼似虎的秦国大军。

当然,他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每天都叫全体士兵建筑工事,修筑营垒,似乎是在做好应对秦军攻打首都的准备工作。有一个秦兵的间谍混进他的帐中,他一眼就看得出,但他仍然不做声,用邯郸的特色菜好好地请他猛吃猛喝,好像招待好朋友一样。当然,只是喝酒,不谈军事。

那间谍回去之后,向秦军将领如实汇报。

秦军高层一听,原来赵国居然用税务局长来当军事首长,现在还只在邯郸城外驻扎,连军事都不敢谈。看来,赵国真的怕了。你想想,连廉颇那样的猛人都不敢出来,赵国还有什么人?呵呵,你就停在那里,修你的工事吧,不过阏与将不再是赵国的神圣领土了。

赵奢看到间谍逃走之后,立刻下令大军快速收拾,卷起盔甲,以最快的速度行军,只一天一夜就到了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又扎下营寨,修筑工事。

秦军看到赵兵突然出现,立刻出来迎敌。

赵奢手下有个士兵叫许历要求去见赵奢,说有事汇报。

那时的官还是很好见的,虽然许历只是个下等兵,但仍然能够直接见到最高首长。

许历说,秦军绝对没有想到咱们的大军突然出现在这里,对咱们的虚实还没有摸清楚,所以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如果将军不集中兵力跟他们决战,后果将会很严重。

赵奢一听,说:“你提醒得太对了。我接受你的意见。”

许历说:“我违反了军纪,请把我砍了。”

赵奢说:“不能砍你。那个命令只是在邯郸那里适用,现在已经过期了。”

许历说:“那我接着发表意见。按目前的态势,谁先占领北山,谁就取得胜利。”

赵奢说:“你的这个意见太正确了。”立即派出一万部队抢在秦军的前面,占领了北山。

这时,秦军也意识到北山的重要性,但有点迟了。当他们隆重开来时,赵军已经全面占领了这个战略高地。秦军一看,立刻攻山,但进攻无效。

秦军本来士气大盛,突然被赵军抢了先手,拿下北山,进攻又受挫,士气立马下跌。

赵奢一看,机会来了,命令全军进击,果然把秦兵打了个大败。

秦国这才撤去对阏与的包围,退兵回去。

赵奢一战成名。在几乎无人敢与秦国军队抗衡的情况下,这个从税务系统改行来的将军,居然把秦军打得大败而回,你不服是不行的。于是,赵王把他大大地提拔了一把,封他为马服君,让他跟廉颇和蔺相如处于同个级别。那个许历也成为光荣的赵国公务员,被任命为国尉。

当然,这一战,赵国胜得有点儿偶然。赵奢看得出秦国围武安而不攻,那是要牵制赵兵,因此他只顾示弱,而根本不管其他。这一步是走得太对了。

可接下来,如果没有许历,赵奢的结果如何还真不好下结论。因为他全军提速来到阏与,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秦军的面前,可他并没有立刻组织进攻,而是又扎下营寨,并又要下大力气修筑工事。这对于赵军来说,肯定不是件好事。如果再消耗下去,出敌不意的效果就将完全丧失,赵军取胜的把握还有多少,谁也无法预测。幸亏在几万赵军中,还有一个下等兵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