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此消彼长(第7/10页)

作为天才军事家,他的眼是很毒的。

韩魏两国联军在白起的眼里,出现了一个致命的软组织。

两个国家的军队虽然是杀向同一目标,但他们的步调并不统一。

于是,两国就存在着相互踢球的问题,都想让对方先打冲锋,以便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当两国联军开到新城前线时,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先吃饭洗脚睡觉,能拖着就尽量拖着——别的事可以抢先去做,打仗还是落后的好。

白起知道,完全可以对两国联军来个各个击破。

他在正面设疑兵牵制敌人,然后派主力部队绕到敌人的屁股后面,突然发起进攻,把魏国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不但魏兵被全歼,连他们的主将犀武也在战场上被砍下脑袋。

魏国军队这才知道,在强敌面前,想让别人帮你去牺牲,最后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魏军被一举全歼地消息传来,韩兵都集体发呆,不知道如何是好。

白起却知道如何才好。他全歼魏兵之后,士气大幅高涨,军威大振。此时,由于魏兵的全军覆灭,韩军的左翼全面暴露。白起的部队直插进去,大力屠杀。

这次,韩国虽然也全军被歼,但韩国的主将还活着。当然,他只是活在白起的囚笼里,披头散发,没有一点儿人样了。

此战的时间极短,但战果其极辉煌: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而且是以少胜多,打得极为顺利,一点儿卡壳都没有。白起的军事才能让天下人为之侧目。

韩魏两国的精锐也在这一战中,全部消耗完毕。从此,这两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强硬起来。

白起再被提拔一级,升为国尉。

相互忽悠

赢了这场大战,秦国的底气马上充足起来。

秦昭襄王觉得又可以拿楚国来娱乐一把了。他派人对楚王说,你们太不讲信用了。多次背叛大秦帝国,太对不起我们了。所以,我们现在想带着诸侯的部队来打楚国。希望楚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咱们好好玩一玩,看谁玩过谁。

这时,楚国的最高领导人是倾襄王。这哥们儿比他的老爸更菜,骨头更加缺钙,接到秦国的信,全身就发抖,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能让秦国不生气。

大家想了很久,最后说,还是跟他们结亲吧。成了亲家,他们就不会生气了。

于是,倾襄王派人向秦王求婚。

秦宣太后同意。反正姐也是从楚国嫁过来的。现在还给他们一个美女,也不算吃亏。

第二年,即公元前292年,楚国把秦国的美女接了过来。秦国一看,楚国现在果然老实多了。

秦国知道,现在楚国虽然很不堪,但楚国实在太大,一时是搞不定的。还是先玩一玩韩魏两国。所以,只是敲打一下楚国,让他老实一点,不要乱动,以免影响秦国巩固从韩魏那里取得的成果。

楚国乖得让秦国放心。秦国就又把兵锋指向韩魏,先是夺得了韩国的宛城。然后,又向魏国进军,一点不费力地拿下河东四百里地,顺手又把刚还给韩国的武遂抢了回来。

韩国和魏国这时已经彻底沦为弱势群体,那块不断缩水的地皮也成了秦国的菜园,高兴的时候就伸手过去,摘他几片菜叶。

秦宣太后这些年来,从一个退居二线本来应该死守冷宫的寡妇成长为一个职业政治家,表现得很成熟。先是利用内部的争斗,达到全面夺权的目的,然后又继承秦国善于忽悠的传统以及敢于忽悠的胆量、勇于忽悠的精神,硬是软硬兼施,该硬时就硬到底,该软时也一点不怕丢脸,就连割让土地的事也做得比任何国家爽快。

到了这时,秦国的元气已全面恢复,而且运气也到了历史最佳时期。因为,宣太后自己虽然是个女强人,但也跟很多历史上的女强人一样,自己高高在上,但靠的全是自己的兄弟。她有个好兄弟魏冉。这哥们儿的运气也超好,手下硬是有白起这个军界大牛人。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得人才者得天下。

哪个诸侯能雄起,那个诸侯的手下必定有一群牛人在为他们拼命。哪个诸侯的股票不断跌停,说明那个诸侯手下全是饭桶。

当秦国手下有一大批强人时,魏国正在用那个芒卯。这哥们儿的智商不低,但只是那些小聪明的部分特别发达,你跟他进行现场急转弯,他转得比谁都快。可在大决策面前,他比谁都菜。

你想想,用这样的蠢人来对付白起,跟让个非洲难民营的小孩子去跟拳王比赛有什么区别?

秦国高层这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到魏国这样用人,都高兴得要命,立即命令大良造白起和司马错带着部队继续向魏国进攻,居然一口气拿下六十一城。一战取得这么多城镇,赢都赢得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