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鞅变法(第8/9页)

所以,这个霸主只是面子工程。

但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你的实力不行,这个面子真的不好要。

秦孝公很爽。他命令公子少官带着诸侯在逢泽开了个诸侯大会,然后带着诸侯代表团去朝见周显王,结结实实地当一回诸侯大哥。

当然,商鞅比谁都知道,你当了带头大哥,自己在一边爽歪歪,就以为人家都真的会当你的小弟弟,从早到晚都听你的安排,那是大错特错的。要让人家服你,你还得打。

只有打,才显示出你的力量。

打谁呢?

还是打魏国。

谁叫他以前老欺负秦国,谁叫他又是跟秦国接壤,打起来既有借口又很方便,一出国门,就可以大打出手。

公元前340年,商鞅对秦孝公说,我们与魏国的关系,是绝对的敌我关系,不是他们搞定我们,就是我们灭掉他们。这些年来,魏国不断地自我下调智商,不是跟这个国家打,就是与那个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国力已经很疲软。现在正是打他们的好机会。他们被我们一打,肯定会向东退却。我们就可以据黄河和崤山之险,向东制服诸侯。秦国的复兴大业就此可以奠定了。

秦孝公等的就是这一天,他当场同意了商鞅的建议,下令商鞅带兵,向魏国进发。

此时,魏国的军事牛人庞涓已捐躯,魏惠王只得派出公子锜为统帅,应对商鞅。

公子锜是魏惠王的同母弟,曾经作为庞涓的副手多次出征,胜仗败仗都打了不少,亲身经历过庞涓被孙膑大破的两场经典之战,并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国俘虏。后来,他的哥哥魏惠王用了大笔现金才把他赎回来。

不久,魏惠王让他当河西的第一把手,负责对秦国工作。这哥们儿倒很有一套,在河西执政时,很得民心。据说,仅仅三年,那地方就“大治”。

这哥们儿年轻时也曾在那个公叔痤的手下混过,跟商鞅同过事,而且经常在一起吃喝赌嫖,关系非常好。

商鞅知道这哥们打仗真的有一套,要是双方正面开战,以硬碰硬,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既然这仗不好打,那就玩阴谋诡计吧。

商鞅决定玩老朋友一把——跟老朋友玩阴谋诡计,成功的概率一般都很高。

双方在雁门相遇。

相遇之后,并没有立刻开战。

商鞅给公子锜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深切回忆了当年两人的友谊。然后笔锋一转,说:“想不到现在两人居然成为敌人。想到当初两人的友谊,真不忍心开打啊。还是请你到我这里来,大家喝喝酒,谈谈别后之情,然后订个签订个协议,再然后就各自带兵回去算了。你就当带着大家来公款旅游一趟。”

公子锜虽然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也跟商鞅长期共事过,但显然并不精通阴谋诡计业务,更没有深刻认清商鞅的真面目,接到信后,就一脸激动地在那里想,呵呵,在战场上碰着老朋友真好,不用打就可以和平结束战争了。

他的副手很冷静,知道这信上的话全是骗人的鬼话,就对他说:“秦国向来不讲什么信用,你千万不要过去啊。他要是有诚意,请他来我们这里啊。”

公子锜不听,拿着公章就跑过去,要跟商鞅签合同。

商鞅老早就埋伏好兵。等老朋友来到后,就来个“伏兵四出”,把老朋友拿下。拿下之后,让自己的士兵冒充魏兵回去。

公子锜的副手以为是老大回来了,出来迎接,话还没有说一句,就被人家拿下。商鞅大军接着打上来。

到了这个时候,魏军不大败是没有道理的。

魏惠王接到报告后,也怕了起来,眼看商鞅毫不费力地拿下他的弟弟,全国主力也被打得全面崩溃,实在没有办法抵抗秦国的入侵了。于是,派出使者,拿着河西地图,跑到秦国那里,对秦孝公说:“这片地皮,我们不要了,全退还给你们。”

这个手续办理之后,他突然发现,秦国的力量挺到河西之后,他的首都安邑就太靠近秦国了。于是,他只得决定把首都迁到大梁。他一面布置迁都工作,一边长叹: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到这时才记起公叔痤的话,除了让后悔度更增加一点儿之外,没有别的作用了。

秦孝公终于全面恢复了穆公时期大秦帝国的版图,商鞅的个人成就也达到巅峰。

秦孝公赏给商鞅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县。于是他号称为商君。

秦孝公很爽,商鞅也很爽。

商鞅之死

商鞅并不知道,当他超级爽歪歪时,危机已经离他不远了。

那个赵良劝他:“你这些年来,得罪的人太多了,连你自己也不敢在没有大批警卫人员的保护下出门。所以,你现在应该把封地还给秦国,然后急流勇退。否则,只怕没有机会了。”